《打破自我的标签》 陈虎平著 ;第三章 社会情感的驱动;动力。
1、动力在社会比较中产生。努力可以是一种美德,也可以是社会地位低的必然要求。
2、大城市长大的孩子,有两个极端,要么全面优秀,要么颓废,这两者都是少数,多数居于两者之间,即维持现状。
3、少数孩子选择了继续向上,结果导致全面优秀,家庭环境好,人长得好,而且还努力。最可怕的就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刻苦。
4、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行为差异?动力。动力来自什么?
人的动力来自情绪、激情、感性,人的动力不来自理性、分析、计算。
(1)来自社会地位比较。看到了更高的社会地位阶层,有钱的认识了更有钱,有文化的认识了更有文化的,聪明的遇到了更聪明的。
(2)来自崇高目标的激励,是一种人生的崇高美学。
A、伟大人物可能引起崇拜,多读伟大人物的传记可以有一定效果,但如果能与伟大名人亲身见面,效果将更为强烈。
B、巨大的人造场景会引起强烈的心理震撼。大场面,比如重型机器、连绵不断的生产线、海量的设备。
5、温饱之后是小康,小康之后是行业一流,行业一流再上一层就是社会高层,取得很高的社会尊重,在社会的层面实现自我。
6、理想和豪情从哪里来?
来自于社会名流的交往,来自人生的榜样,来自人生的崇高美学感受。
必须在现场,必须亲身感受。
7、理想是奢侈的,要一级级来,不要越级,温饱阶段就想小康,别想改造行业。
8、个人努力不是资源占有的通行证,家族积累才是。
9、资源占有是金字塔是的,符合幂律分布,多数人和家族处在社会中下层,少数人和家族处于上层。
10、你落在哪个具体的阶层,这是投胎问题。没有人应该因此责备你或赞扬你。唯一要给予责备的,是你没有努力从这里再向上。唯一要给予赞扬的,是你努力从这里再向上。
本节最后讲了一个哲学问题,渔夫晒太阳的故事。渔夫在岸边晒太阳,有人问他问什么不出海打渔,为了一圈为什么,最后是为了在海边晒太阳。渔夫很狡黠地说,现在不正在晒太阳?言下之意,不必打渔、不必出海、不必做任何事。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几日前听到老人家说自己在老家差点跟人吵架。老人家这么老实的人能跟人吵架,这有点超出我的想象。
听了原委,才知道他回老家建房子时候,遇到一个还坚守故土的老人,那个老人见到他就开始炫耀他如今在村里如何威风,最主要的是他吃的都是自家鸡下的蛋,有钱都不卖,你们这些人有钱都买不着。
老人家一时没憋住,呛了他一句,你这吃了这一顿,下一顿在哪里呢?
这一说不得了,差点就吵架啦。
老家不知何时兴起了一股回乡建房热,在城里安家立业后,日子过得小康了,再回到乡下建个独栋别墅,假期回去小住一下,优哉游哉。
就我的了解,在老家,在城里没房,留守乡土的那部分人应该说已经是极少数的,整个村子都快空了。
不知那个人哪里来的优越感,可以说出这么“豪言壮志”的话?
远离乡土,大家确实对纯天然的农副产品有了很大的热情,一时间都成了稀罕货。但是这都是在生活富裕之后,基本的温饱已经解决,人才有精力和金钱去追逐“品质”。
想想,我们小时候,最好的产品都是来自集市,逛街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如今回去再看,那里的东西基本都是伪劣产品,就是超市里想找个正品都得靠极大的运气。
也许,那人可能在想,你们这些出去的人,如今还不是都回来建房子了,城里空气不好,蔬菜不天然,鸡鸭鱼肉也都不新鲜,还不如他一直都享受着清新的空气,纯天然有机的菜品呢?折腾一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还不如一直就在起点呢?
这就和刚刚那个故事如出一辙,现在不正在晒太阳?
可是,人都是要死的,为什么不今天就去死呢?
以这句话跟渔夫怒对,估计也是要吵一架了。
既然来了,就用力激起一点浪花吧。如果始终死水一潭,活着和死去有啥不一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