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周围的人年味是什么,都说是一种复杂的感受,忙碌着走亲访友,抖擞着胡吃海喝,痛苦地回忆一年的收获,艰难地应付姑婆的难题,疲惫地掩饰内心的郁闷。只有跟一帮旧时死党在一起时才能真正敞开心扉,不需如履薄冰一般面对难以招架的关心。
稍显成熟的年味都是相似的,儿时的年味各有各的味道。那时的年味并不复杂,是一种真实的味道。
年味是从寒假开始的。每当接近新年的时候,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似曾相识的味道,就像新婚男女的婚房里也总充满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却能令人兴奋。
儿时生活的村子里人家不多,多数房屋依河而建,听爸妈说以前的河水是真的清澈,鱼翔浅底,一目了然,家家户户洗衣淘米甚至饮用都依赖河水。我家门前也是一条河,不过从我记事起就已经不一样了,河水苔绿却不干净,一到夏天河面上漂着厚厚的一层浮萍,只有鸭子才喜欢。冬日里早上起床看见河面上会聚起一股浓浓的雾气,直到太阳升起,经久不散,意味着寒冬已至,年关将近。这时人们更愿意生炉火而不用灶头,炉火耐用,一旦生起,整个屋子就都暖起来了。每天用剩下的煤渣填在路上,以防行人滑倒。到处透露着一股寒冷的气息,似曾相识。
严寒的天气能带给我们最大欢乐的是雪。雪是大人们的噩梦,却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每当下雪,我最大的希望是亲眼目睹那不曾污染过,不曾被破坏过的银装素裹。屋顶上、地面上、河床上、树枝上都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犹如刚蒸好的馒头一般,圆圆润润,没有棱角。可是机会极其渺茫,爸爸起床很早,铲雪工作又做得格外出色,我起床以后只能看到湿漉漉的地面和漂浮在河面上大块大块脏兮兮的积雪。若是想亲近一下雪,只能到还没有铲雪的人家门口去撒欢。我喜欢下雪,不是因为想要堆雪人,我也从没有堆成过雪人,因为我选不好用什么东西去装饰雪人的五官,所以我的作品总是一个大球摞一个小球。曾几何时,我也梦想能堆出一个像课本中一样可爱的雪人,可后来发现力不能及就放弃了。我喜欢下雪,是因为可以肆意握一把雪跟小伙伴们打雪仗,是因为可以随手抓一把雪从别人的领口往里灌,是因为可以用力攥一把雪敷上别人的脸,是因为雪带来了真正属于男孩的激情。每当玩到尽兴,白茫茫的世界里忽然生起袅袅炊烟,空气中飘来阵阵肉香味,一道又一道菜接踵而出,爸妈呼唤着回家吃饭,似曾相识。
年前总是会有一些必要的风俗。各地的风俗都有各地的特色,保留着其独特的年味。
要过年了,祖先不能忘,给祖先烧一点压岁纸钱算是后辈们尽的最大的孝心了。在乡下,祭祀祖先是一项需要忙活一天的活动。上午主要是供奉,鱼肉瓜果,米面馒头,焚香点烛,烧压岁钱,叩头保佑。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我最喜欢的--供奉完要从每个供品里面弄一点合在一起,然后扔到屋顶上去。我家每次都由我来完成这项神圣且伟大的光荣任务,因为我爸总是让给我来做。下午主要是上坟,就是到祖先的坟前烧纸钱。我爸比较迷信,他上坟时格外虔诚,低眉顺目,不敢胡言乱语,带的纸钱总比别人多出一倍,烧的也比别人快。别人都是一张一张卷起来烧,我爸在纸钱上面用手转,把纸钱转的像花一样,然后拿起厚厚一沓往火堆里扔,就这样一沓又一沓,保证祖先能尽快收到压岁钱。
要过年了,是要改变新气象的,除了换新衣,掸尘是最好玩的。掸尘就是打扫,但又要打扫到平常不会关注的犄角旮旯,让每一个地方都焕然一新。桌椅条台,橱柜衣架用鸡毛掸子掸掸就行。可是屋顶山墙,吊灯背面就难伺候了,但劳动人民总是有无穷的智慧,把鸡毛掸子绑在一根长竹竿上,就不怕有任何掸不到的地方了。掸尘的好玩之处在于装模作样,因为它不像扫地拖地,前后变化肉眼可见。所以投机取巧才是真手段,也因此我妈总夸我说掸尘是我最拿手的活。
要过年了,平时看似普通的一切似乎都有了美好的寓意。每逢春节,甘蔗卖的格外红火,因为寓意节节高;年糕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寓意年年高;在宴席上,鱼总是虽迟但到,最后一道上,但不可或缺,寓意年年有余。周围所有的一切都渐渐染上了红色,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年味越来越浓了。妈妈整天给我念叨,要过年了,切忌说脏话,不能念叨鬼神,尤其不作兴说“死”字,所以死鬼这个词是万万说不得了。妈妈还说,年前这几天财神爷要到家里来,要规规矩矩的,别让财神爷不高兴。自从听到这话,我整个人都恍惚了,还以为财神爷是我爸或者我妈的什么亲戚,幻想我家是不是跟天上的神仙有什么关系,我是不是也能腾云驾雾,等财神爷来了我得好好问问,看看能不能通过他联系上孙悟空。直到有一天,财神爷真的来到家里,吓得我躲在门后面偷偷观望,根本不敢上前。看那一身精致的服装,跳了一段大戏,好像还挺有钱,兜里丁零当啷的,就是财神爷没跑了,不容置疑。后来我妈告诉我,那是跳大神的,我不明白,她又说就是要饭的,过年了不能穿得破破烂烂到人家去,得给人家讨个好彩头。
我们的风俗里无论是缅怀的纸钱的味道、除旧的掸尘的味道还是美好的寓意的味道都散发出我们的年味,保存在我们的回忆中。在本该团圆的日子里如果还独自漂泊在外,这些回忆就像是陈年的酒,飘出牵肠挂肚的香气,细细品味,一股浓烈涌上心头,潸然泪下,似曾相识。
过年最令人期待的是那个夜晚和相继而来的清晨,那个夜晚疯狂尽兴,那个清晨精神抖擞。
那个夜晚有一桌子的美味等着全家人围坐大快朵颐,但小孩的心思大人们好像猜不透,丰盛的年味也无意拴住年少的心,任由着肆意奔跑。躁动的童年三五成群,由那拥有魔力一般的烟火支配,聚了又散,散了又聚。
属于孩子们的玩意有很多,平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填满欢乐童年。而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孩子们只流连在充满硝烟的战场,任何可以炸响的东西都能在孩子们手中玩出花样。像火柴一样摩擦点燃的擦炮,摔在地上就爆炸的掼炮,两根线一拉就响的拉炮,威力极大令人闻风丧胆的鱼雷,形状细长一炮三响的三节炮等等都是常规武器;每次鞭炮放完总会剩下一些没炸掉的小炮,还有火药枪里的火药用砖头敲了也会响,这些属于进阶玩法。当这些东西遇到了酒瓶或者是罐头瓶什么的,炸开的是儿时难以继续的回忆。当然,我们偶尔也会试试高级玩法。高级玩法就得有高级的素材,常用的是冲天炮,又名二踢脚,还有就是到屋后面的竹林中锯一节上下两头实心的完整竹子。拆解二踢脚,抽出引信,取出火药,不要泥草,竹节钻孔,填满火药,引信从孔中塞入,里外各一半,方便引火,由此竹节炮就算完工。每每这个时刻幻想能一炮响彻夜空,然而每每事与愿违,精心制作的竹节炮甚至连个火花都没有,仅仅飘出一缕丧气的烟。不过这也并不妨碍这个夜晚疯狂的氛围。
那个清晨来的很早。不是天亮得早,而是人们起的早。正当酣睡之际,忽然一声冲天炮,响彻寰宇,提醒所有人该醒醒了。接着是第二声炮响,然后是此起彼伏的炮声,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开始了。
我刚睁开眼,妈妈就为我准备好了新衣服,这时我家的鞭炮也响起来了。我穿好衣服下了床,斗香的第一缕烟升起,走进客厅,烛光闪烁,火苗跳动。走出屋外,早餐的香气袭来,厨房里热气蒸腾。小伙伴已经来找我了,相约一起出去拜年。等我草草地吃完两个汤圆,妈妈已经给我准备好一个大袋子,里面放上给我的压岁钱、大糕以及糖果,就可以出去拜年了。我们拜年十分独特,挨家挨户上门去,到了人家门口高呼一声“发财啦”,等待主人来抓一把糖果放在我的袋子里,满心欢喜的去到下一家。这是我们每年的必备项目,满村子里跑,村里跑完到邻村跑,从天刚蒙蒙亮一直跑到天亮,甚至能走出去十里地。不过收获也颇丰,拜回来的一袋子糖上称一称,嗬,六斤多。最厉害的是我哥,每次都比我拜的糖多,最多的一次有八斤之多。喜悦是暂时的,家里这么多糖,很多都是不喜欢吃的,一连过去几个月都放在家里,最后只能扔掉,十分可惜。
新年来了,激烈的时刻过去了,剩下的是吃吃喝喝,年味渐渐淡去,满眼的红色也渐渐褪去,欢乐时光,所剩不多,似曾相识。
没有聚少离多,没有分道扬镳,没有怅然若失,但孩子们有孩子们的心事,天渐渐暖了,快开学了。
(图片来自网络)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