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萱
第一季看《欢乐颂》时,我相信大多数观众对樊胜美这个人物是报以深深的同情,恨不得自己能钻入屏幕中伸出援手,让她摆脱困境。但在看完第二季后,观众更多是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什么原因产生这种心理变化呢?
只顾攀关系,迷失了自己
樊胜美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有着一个爱闯祸的哥哥,一个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母亲,总想着依靠吸女儿的血养活儿子,简单说是极其复杂的家庭关系。
她独自一个人在偌大的上海打拼,微薄的工资不仅要养自己的父母,还要养哥哥的一家子,几乎所剩无几。这是博得观众同情的地方。
但转念一想,这和她的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她从一开始就想着利用自己的年轻美貌攀上个有钱人,嫁入豪门,她所有的心思都用在打扮上,如何勾搭富二代。若她早些觉悟,靠人不如靠己。早早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未必会落到这步田地。
亲情爱情杂,轻重分不清
她明知父母偏爱哥哥,一定会拿她的钱贴补他,但她从没有正面反抗,反而默许了这种行为。她是一个缺爱的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爱,长大后恰巧自己的能力远远超过她那个败家的哥哥,她想用这种方式引起父母的重视,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关爱和呵护,在家里获得话语权。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她其实很享受这种被需要的感觉。因此她一再地纵容母亲向自己索取,替哥哥收拾一大烂摊子事。她内心虽然也抗拒过,恨过为什么母亲对她如此不公平。但终究敌不过她所谓的“孝心”,一次次妥协,让他们抓住她的软肋,有恃无恐。
经济不独立,一味想索取
原生家庭对她的影响非常严重。一方面,她恨透了家人对她不平等的待遇,一味地索取。另一方面,她也扮演着这个索取的角色,向爱着她的王柏川施加本不该属于他的压力。
对她的一句内心独白印象深刻:王柏川啊,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买房啊?她想在上海买房,从不考虑自己好好努力买房,却拼命催促男友。若不是在她这样的压力下,王柏川不至于冒险投资被骗导致破产。她同样吸着男友的血过活,和母亲哥哥的做法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看剧时,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未来婆婆暗中使坏让儿子的女友离开自己儿子,通常此时观众会恨得牙痒痒,心里痛骂那个婆婆。但此次不同,当王柏川母亲对樊胜美说出那些话时,我想观众也是陷入一段沉思中:换成是谁,也不愿意自己的儿子娶一个这样的女人做媳妇。
我们说,不求媳妇大富大贵,为夫家经济上做多大贡献,但求不拖后腿。显然,樊胜美这样复杂的家庭,就是一个无底洞,多少钱也填不满的,更何况王柏川也并非是富裕之人,他也是自己白手起家,一点点打拼起来的。
少长远顾虑,只顾眼前利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她遇到的人是个有钱人,比如老谭,小包总,陈总等,可能会彻底改变她的生活,幸福很多。
首先,越有钱的男人越聪明也越自私,除非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你,否则像樊胜美这样的女人,是男人都唯恐避之不及。其次,假设樊胜美就是那个幸运儿,他帮她解决了所有她家的破烂事,她也未必会幸福。
为什么呢?爱情里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人要处于平等的地位,互不相欠,越纯粹越好。过多的欠着另一半的人情,会让爱情变质。施恩者容易居高临下,轻视于你,受恩惠者容易以一种“讨好”对方的姿态相处。这种地位的不平等,心里会不平衡,久而久之,矛盾日益加化。
再者,樊胜美虚荣心强。在择偶上过于注重物质,考虑的都是对方的经济条件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很少考虑自己是否真的爱对方。越有钱的男人越担心女人是看上他的钱,而不是他的人。若真的和樊胜美这样的女人在一起,男人分不清她究竟爱自己几分,哪天破产了,或许就落得人财两空了。
生活中有很多女人家境类似樊胜美,都是父母用女儿的血喂养儿子。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重男轻女传统思想下的不良产物,我们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选择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一个独立的女人,从原生家庭的泥沼中慢慢走出来。
是的,这很难。但只要你想,就有可能做到。但愿我们都不要成为让男人避之不及的樊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