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营养卡片-绿豆

绿豆

一、食品简介

绿豆(学名:Vigna radiata)是豆科豇豆属植物,原产于印度、缅甸地区,在我国已有2000余年栽培史。其种子呈青绿色,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矿物质,既是传统主食,也是夏季消暑佳品。绿豆可加工成豆沙、凉粉、豆浆等,尤以绿豆汤为经典食用方式。

二、产地与生长环境

主要产区:中国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为主要产地,全球分布于热带至温带地区。

生长条件

温度:喜温暖气候,发芽适温15-25℃,开花期需18-20℃。

土壤:耐瘠薄,但以中性或弱碱性壤土为佳,需排水良好。

光照:短日照植物,光照时长影响开花结果周期。

三、营养价值

蛋白质:含量达22-26%,含8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亮氨酸尤为丰富,与谷物搭配可提高利用率。

碳水化合物:以直链淀粉为主(占29%),提供持久能量。

膳食纤维:含量6.4%(每100克),促进肠道健康。

矿物质:钾(787mg/100g)、镁(125mg)、铁(6.5mg),调节电解质平衡,预防贫血。

维生素:B族维生素(B1、B2)含量显著,维生素E抗氧化。

活性成分:多酚、皂苷、植物甾醇等,具抗氧化及抗菌作用。

四、食用功效

清热解毒:缓解暑热烦渴、疮毒痈肿,适合夏季高温补水。

调节代谢:多糖成分可降血脂、血糖,辅助防治心血管疾病。

护肝护肾:减少蛋白质分解,减轻肝肾负担。

抗过敏:抑制组胺释放,改善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利尿消肿:促进水分代谢,缓解水肿。

五、中医归经

绿豆性凉、味甘,归心、胃经。《本草纲目》载其可“厚肠胃、通经脉”,常用于:

清热:针对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目赤。

解毒:缓解食物中毒、药毒(如附子、乌头)。

六、储存条件

环境:阴凉干燥处,避免高温潮湿(易生虫霉变)。

容器:密封罐或真空袋,可加入花椒、大蒜驱虫。

期限:完整绿豆可存1-2年,破壳或粉状需尽快食用。

七、其他知识

食用禁忌:脾胃虚寒者少食,避免加重腹泻。

加工技巧:绿豆汤不宜久煮(破坏维生素),可提前浸泡缩短时间。

搭配推荐:与百合、莲子同煮增强安神效果,加薏米提升祛湿功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