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扬蹄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晴
前记: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以中医的观点来看,它也是讲阴阳的,“阳化气,阴成形。”何解呢?阳气是运动的,阴气是静止的;阳气是温暖的,阴气是寒冷的;阳气是乐观的,阴气是悲观的;阳气是明亮向上的,阴气是晦暗下沉的…
举个栗子~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手太阴肺经主治咳嗽,不少人咳着咳着,会咳出黄色的痰。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诊断就是阳气不足,阴气聚积成痰。对治方法则是按揉经脉,促进血液循环,提升阳气。
同理,像人体出现的炎症、胆结石、肺结核等多出来的东西,都是因为阴性聚集而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阴性就是不好的。就像我们的手机使用,在提供十分便利的同时也占据了我们太多时间。阴与阳,也是可以相互调节、转换的。阴阳不仅是一种对立,还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而其所谓对立的两个面其实是一个整体。对于我们人体而言,让该进来的进来,让该出去的出去,维持一个平衡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
在开始本节课的分享前,先回顾上节课内容:
手太阴肺经使用的答疑与分享
上周所学的手太阴肺经上的六个穴位会用了么?情况怎么样呢?
以下是班上同学的分享,您也有这样的困惑么?
A:列缺到底缺在哪里呀?感觉自己手腕那边的缺口还蛮多的呢~
善则老师答:不必特别纠结穴位的准确性,因为我们的穴位(除指甲附近外)都有硬币般大小。自己按着会有酸痛感,有感觉,有效果就可以了。人和人之间的穴位精准度也是不一样的,按自己和按别人的感觉也不一样,要重复多按,如果要量化的话,得50次以后才会慢慢准确。
A补充道:在学完后,会拿别人练手,结果给别人按肿了。以为自己按错了,就不敢再按了。
善则老师答:按肿了没关系,这说明经络没有通。那别人被你按完后是否症状有缓解?有改善呢?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需要一边学习、一边求证经穴按导的准确性,而不应该是单方面认为自己按错了就不敢再按了。
B问:这穴位按导什么时候都能按么?有没有规定要在经络当行的时辰,或是饭后、睡前这种特定时间来按效果会比较好?
善则老师答:什么时候都可以按,当下就是最好的时候。就像我们喝水,不是因为渴了才喝水,而是随时都需要补水。当你因渴了才喝水则说明身体已经在缺水的状态了。所以对经穴按导这件事,不必等也不用纠结。
手阳明大肠经
与上节课我们所学的太阴肺经对应的便是我们本节课所学的阳明大肠经。
何谓手阳明大肠经?顾名思义,这条经络位于手上,左右皆有。
如何辨别阴阳?将手前平举,掌心相对,内侧为阴,外侧为阳。
进一步提问,大肠经在哪?我们双臂内外侧各有三条经络,外侧最上面一条经络为大肠经,属于阳性经络(运行时间是凌晨5-7点),对应的日常作息习惯是晨起排毒。
商阳、合谷、阳溪、曲池、臂臑、迎香
在手阳明大肠经上,有19个穴位。因为操作和学习的方便性,在善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着重学习了商阳、合谷、阳溪、曲池、臂臑、迎香这6个穴位。
1. 商阳穴
定位: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咽喉肿痛、齿痛、耳聋;热病、昏迷中风;手指麻木…
2. 合谷穴
定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
主治:头疼、目赤肿痛、齿痛、耳聋、痄腮、腹痛、便秘;闭经、滞产;风疹、镇痛…
3. 阳溪穴
定位:手拇指向上翘,当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头疼、咽喉肿痛、齿痛;手腕痛、戒烟穴、预防脑中风…
4. 曲池穴
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ke)连线中点
主治:热病、头疼、眩晕、癫狂;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腹痛吐泻。“高烧不退,引曲池水灭”…
5. 臂臑(nao)穴
定位:自然垂臂时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
主治:肩臂痛,瘰(luo)疬(li);目疾(麦粒肿)…
6. 迎香穴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主治:鼻塞、鼽(qiu)䶊(nv)、面痒;胆道蛔虫症…
在学习的时候,有同学分享:
A:我孙女经常会流鼻血,以前我都是给她抓一些药物来泡水喝,现在学习了可以帮她按迎香穴,以改善她流鼻血的情况;(善则师兄补充,针对流鼻血的情况,孔最穴也可以按导)
B:这些穴位按着按着会酸、会发热、会痛,痛得又有点儿晕。
就我个人学习心得而言,这6个穴位主治是头疼、齿疼和发烧的~其他疑难杂症,我没有接触过也不太懂。可以作为储备穴位,以备不时之需。
曲池穴可用于高烧不退,流鼻血可以找迎香穴…
课程回顾:
第一节课内容:“您也可以当中医” | 手太阴肺经
《穴位》篇,纯属个人心得体会
本着学习一点,分享一点的心态,呈现出的是个人对经穴按导的理解
中医穴位按导博大精深
文章分享以“课程内容+班级心得+个人想法”呈现,更加贴近生活
一路学习,一路成长
本人认识尚浅,敬请谅解包容
如有理解不当,欢迎探讨指正
感恩
参考文献:《您也可以当中医》P5-8页
参考资料:2019.04.03 14期同学们的分享
参与人数:2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