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和怪有什么区别?


说起妖怪文化,第一想得就是我们中国,把“妖怪”文化发扬光大的是日本,日本出了很多关于妖怪的游戏和书籍;甚至有很多日本学者把妖怪当成一种学术文化在研究比如井上圓了的《妖怪学讲义录》等等;在我们中国文化“妖”在先 的定义主要是灾异与反常的初步 界定,比如《左传·宣公十五年》说: 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 灾生。 这里首次将“妖”定义为“地反物”(地上事物违背 常理的变异),与“灾”(天象异常)、“乱”(人德败 坏)并列为三大祸端,强调其“反常性”与警示意 义。杜预注“地反物”为“群物失性”,像一些典籍记 录的什么冬雷夏雪、石头言语、雀生大鸟、兔舞于 市、六鹚退飞之类的怪事,还有预示吉凶的歌谣、 服饰、梦境等等,都属于“妖”。只要事物发生了变 异,和人们正常的认知以及社会评价标准相违背, 那就是妖。

怪,《说文·心部》:“怪,异也。从心,圣声。”怪也指违背自然规律的异常存在,和妖的初义相 似,“怪”的本义为奇异的、不常见的。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又引申为惊奇。如“大惊小怪”。还引申为责怪、埋怨。也指违背自然规律的异常存在,和妖的初义相 似,《春秋潜潭巴》说: 异之为言怪也,谓先发感动。 实体的怪物也可以称怪(但不叫妖),《国语》中 说: 木石之怪夔蝈輛,水之怪龙罔象,土之怪贖羊 ,那么“妖怪”这个词什么时开始用的,根据先秦时期典籍,已经 出现将“妖怪”合成的表述了,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