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其实小朋友已经考完期中考试了,但是因为想参加明天一场重点班考试,今晚又开始做题找感觉了,实在是没有办法。
原来的小学掐尖掐的太厉害,一个班只要十人左右,剩下的又到主城区去招更优秀的,所以他的中考成绩让大家眼前一亮,吸引了很多主城区的家长。
参加南京优录的学生首先六年级上期末文化课在三门285分以上,有的甚至是290分,另外还有各种证书才有资格参加面试和笔试被筛选。
证书比如,三好学生奖要四五六年级全优全三好;红领巾奖章至少三星级;另外还有数学竞赛高的有华杯最难,还有世少和希望杯还有什么迎春杯,时代报等等反正一定要有一项较高奖项;英语有希望英语之星或者要考KET和PET卓越最好甚至更恐怖的有六年级已经考过了FCE,这些孩子相当于英语四六级可以考了;语文要有冰心杯或者其他语文获奖方面的证书……
反正是孩子的证书是越多越好,有很多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争取证书,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各种活动参加。真的不是我原来想象的拿个钢琴十级,书法十级就很不错,据他们搞规划的人说好的学校其实艺术特长之类的证书其实都不是最看重的,主要还是看文化课的核心证书。
所以那一次听完讲座我就有点蒙了,到六年级才发现原来优录里有这么多学问,以前还觉得自己家孩子还挺多证书的,感情其实只是准备了人家三分之一。主城区的孩子不仅文化课好,人家各类考证信息也比周边区积极。所有学科其实都是远远超过小学的标准,都是提前学习,初一考试的内容就有中考的真题。所以你看孩子和孩子之间的区别就是如此的大。六年的时间就一门数学就可以拖半条腿……
今晚和娃认真分析目前的形势和他的成绩,首先必须接纳自己目前已有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有差距怎么办,那就只有迎头赶上,所以他现在对我给他安排的KET培训一点不反感,自己主动申请提前学七年级内容,语文也愿意参加90天的课外阅读坚持打卡活动,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上来了。晚上一直在给自己加油,让我和他击掌✋,他说他一定要上重点班,一定要加油。
这个过程不管结果如何,让他感受到了压力,说没有好初中就没有好高中就不能实现梦想。也意识到自己是要努力的,不能偷懒,这就是环境给到的力量。我倒是心态平和,因为我觉得如果我再焦虑不安,和他们一样非要孩子进那样的学校,未来三年又会卷成怎样,首先要孩子自己内在有没有这样的承受力,如果真的没有那样的内核,我一味的要求可能适得其反。与其让我的虚荣心去压他不如让他自己去给自己提要求,想去哪里靠自己争取,而不是我希望他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