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的地方在三环,这个寸土寸金的地界布满了办公楼和大商场,白领是很多的,经得起挑选的美食却不多。曾听兰州的朋友来京时提起过,公司附近有一家“喀什美食”店。前几天午饭时候,其他家都满客了,兜兜转转多走了些路,进了他们家。
店面不大,却分为了三个部分,最外面的露天院子是烧烤的,玻璃展柜里放着顶新鲜的羊肉串和蔬菜串,里面两间屋子是堂客吃饭的地方,分别摆放了五六张大大小小的桌子,最内的墙上悬着电视机,但总是看的人少,走神的人多。不知道他家送不送外卖,单看这门庭若市,生意也绝亏不了。老板和伙计都是西域面孔,也许是在喀什半年的生活经历,宁夏、甘肃、新疆人我一眼就能识别。真正的新疆人在内地做餐饮的是不多的,多是宁夏、甘肃人滥竽充数。像他们这样极规矩,极讲究的则更少。我猜想他们大概来内地有些年头了,衣着打扮,待人接物与我们别无二致,笑容是善意的,眼神是真诚的。连吃了三天,同事还是叫嚷着:“明天还要来!”
回到内地两年了,仍然想念喀什的美食,市中心岔路口的拉面店不知有没有易主,人民医院门口是不是还有白胡子卖瓜老人?羊肉串涨价了吗?大概早已破4元大关。超市里十元一桶的酸奶、夏日解暑的蜂蜜酸奶刨冰,毫不逊色于任何一款世界级名牌冰淇淋。这些,小王常常嘴上念叨,我常常心里想起。
羊肉串
在去新疆之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吃的都是羊肉串,去了新疆之后,我开始怀疑人生,怀疑为什么从前吃的羊肉串一点都不膻。再好的羊肉也是膻的,没有一点膻味,那自然不是羊肉。去新疆之前,我从未吃过如此大块的羊肉串,去了新疆之后,才发现,原来民族和民族间吃羊肉串的待遇也是不同的。你旁边维族小伙的肉可能比你的更大块,看起来更鲜嫩,不过和一口咬下去,肉汁喷张比起来,这一点民族差异又算得了什么呢?你看小哥烤得漫不经心,撒撒佐料,翻翻边,来个熟人握握手,但他托着铁盘,架着肉串来到你面前时,吴亦凡算得了什么?你看闪着油光,发出孜然香和羊肉膻有机结合的味道,十秒钟后油嘴肥肠的自己,仿佛也值得宽恕了。
无花果
新疆的水果,样样都好吃,夏秋两季是值得去新疆的,各类瓜果能吃到天凉,滋味也甜到齁。但我最爱吃的还是无花果。在内地长到二十多岁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大个的无花果。姑且算我孤陋寡闻吧,但绝对不会有其他地方的无花果比新疆产的更好吃了,这我很确定。通常由果农家的男人们拿出来沿街卖,在人口聚集的市中心,你看到盘子里用青果子堆得像小山一样的,那就是无花果了,八月份,满大街都是青色的小山,秀色可餐。随便挑起一个,软软的,很厚重,表面覆着一层小细白毛。没关系,回家洗一洗,连皮就可以吃。青皮掩盖不了它火热的内心,内里的一颗颗红色的子,凉凉的,甜甜的,在干燥炎热的边塞,这是神一样的安慰。
烤包子
新疆有两样东西是内地吃不到的,一个是馕,一个是烤包子。馕不必说了,江南人是吃不惯了,但烤包子老少皆宜,南北都爱。烤得脆脆的包子皮,四四方方,这首先与内地的包子就不同。咬开一角,一股子羊肉的香味扑鼻而来,再咬一口,羊肉汁就流到了嘴里。这样的做法绝佳地保持了羊肉的鲜味,又使得包子皮吸收了羊肉的油脂,变得格外的酥脆。
蜂蜜酸奶刨冰
没有女生不爱冰淇淋,新疆人也是一样。但他们不落俗的做法别具一格。
新疆盛产牛羊,也就盛产奶制品,从而带来的衍生品也很多,其中酸奶刨冰是不可忽略的新疆之光。在最热的七八月,人们从天山上运下冰块,不运用任何机器,人工地把冰块刨成冰沙,再在顶上淋满当地的酸奶和蜂蜜,酸、甜、冰,时至今日我想起来依然会忍不住咽口水。老乡是淳朴的,他通常给你刨上满满一杯,价格个位数,管够。
大盘鸡
大盘鸡是甘肃菜,却被新疆发扬光大了,并冠以新疆特产的称号。但我在新疆吃的大盘鸡却很一般。我的理由是它太甜了,比我们江南有些菜还要甜口。大盘鸡里的肉倒没有什么特别的,毕竟……新疆人不养鸡。要说好吃的,还得是作为配菜的土豆和拉条子。又粉又糯的土豆块与鸡汁合二为一,让人忘了到底在吃土豆还是在喝汤。把拉条子拉长,煮熟,倒入盘中,拌匀。面上裹了沾满了鸡汁的土豆泥,一口下去,面的精道、土豆的粉、鸡汁的鲜,似梦如幻,羽化登仙。
回内地两年了,我尝试过很多家号称西北一绝的美食,都言过其实,直到我发现这家“喀什美食”店,许久不曾活跃的舌头又躁动了起来,尽管我吃得出来牛羊肉有风化过的倾向,但真正的喀什也只能在梦里,静静地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