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旧

       正是海棠花开的旺季。公园里的几株紫叶海棠开得潇潇洒洒,甚是热闹,这花植在这儿也有几年了,为什么从前一直都没有关注呢?或许这就是苏轼所说的“土人不知其贵”吧。再加上这紫叶海棠通身绛紫,花色深浓,全不似桃红杏粉那么吸睛,开在这姹紫嫣红的季节,受些冷落也算正常。

       然而它的确是名花呢。贵妃当年宿醉未醒,睡态可掬,明皇不胜怜爱,将这说成是“海棠睡未足罢”。抛开历史的是非功过,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推知,至少盛唐时期海棠就已植入深宫,并且明皇还认为它有倾国美人的风韵。明皇的审美自是不必说的了,能入其法眼,这海棠肯定不一般吧。

       古代文人中我最欣赏的就数苏轼了,好像他也很喜爱海棠,“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听他这样一说,便觉得桃花杏花之类美则美矣,总是显得轻飘一些,缺了一份端庄稳重高贵大气的韵致,而这些,海棠都不缺呢。

       若说对海棠情有独钟,曹雪芹该是当仁不让的了,这在《红楼梦》里表现得很是明显。作者最喜爱的角色秦可卿的卧房里挂的就是唐寅的《海棠春睡图》;史湘云醉眠芍药荫,众人打趣时还袭用明皇旧典,说什么“只恐石凉花睡去”。书中最能显现一干人众才情的当属大观园里的诗社联盟了,而这诗社恰恰叫“海棠诗社”。姐妹们吟咏白海棠的诗句更是倾尽了作者的才思,“偷来梨花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绛珠仙子何等清高之人,能动其心魄,足见海棠之魅力。

       我对海棠也心生敬意了。这倒不全是出于对名人的崇拜甚至是做了谁的骨灰粉,单就眼前的这几株花木来看,其俊逸的姿态,舒展的花形,内敛的颜色,已经让我这山野之人开了眼了。不过,更让我叹服的还不在于此。辽西丘陵,历来以缺水出名,今春以来,更是没下过一场正经的雨,连土著民都耐不得这干旱贫瘠,纷纷外出打工去了,可这海棠似乎浑然不觉,依然枝逸花艳,在这扬沙天气,自顾自开放,全无一点名花的娇贵。本是出自花中名门,可这耐风耐旱的皮实劲儿,一点不输荆条沙棘这些野小子呢。

       也许这才是它成为名花的真正原因吧,既可以于皇家园林尊享富贵,又可以寄身竹篱小院耐受清贫;既娇艳妩媚,又不粗俗妖冶;既得雅士之欢,又可供俗人欣赏。这才是名花该有的范儿吧。

       明天,又是大风扬沙天气,风沙过后,不知会绿肥红瘦,还是海棠依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海棠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便开始当成观赏植物来进行种植。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金谷园里便种有许多海棠花。...
    对花情味阅读 4,356评论 0 6
  • 原创 赵春波 “听说老于家的三姑娘海棠有身子了。” “哎呀,谁说不是呢?老早就看出来了。” “还是个大姑娘,...
    北方北b阅读 1,033评论 12 6
  • 苏芩说:宁可孤独,也不违心,宁可抱憾,也不将就。能入我心者,我待以至宝。不入我心者,不屑敷衍。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永远的凡希阅读 385评论 0 2
  • es2015版本:
    DengXG阅读 92评论 0 0
  • 初雪悄然至,梅花寂寞开。 冬月寒风劲,流年知多少。
    欧阳新兰阅读 28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