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微习惯的作业,写了微习惯的好处和微习惯的力量。
我们都阶段性的制定过计划目标,但是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坚持不了持续做一件事,有可能就是在一些特定时期容易放弃或拖延,比如身体疲乏、心情低落、事务繁忙等状态下,这样的状态让人没有力量坚持下去,而微习惯正好可以在这种时候很好的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因为每一个微习惯的挑战性都太小了,小到在困难的状态下不需要动用太多意志力就能完成,小到很容易做到,小到在情绪上不会有抵触。
但是我今天想反过来再分析下,如果我们每天都局限在微习惯的最小限额上,可以说,对建立一个习惯或提高一个技能基本没用。比如,我曾看到有人设定的微习惯是每天背一个单词、每天读一行的书。在写当天是否完成时,一些朋友的反馈是每天真的就做这么多。试想一下,每天只背一个单词,新的没学会旧的就忘了,这样何年何月能学好英语呢,一项技能的提高和掌握,很多时候就是在一段时间内,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做才行。曾经听一个英语教育者说他用一个学期将英语从班级最后一名提高到第一名时,就是每天好几个小时大声读英语,最后读到要吐的地步。还有另一个教育者讲述自己用三个月突破英语的经历,也是天天近十多个小时的读和听,吃饭和睡觉时都不关英语音频。
当然他们是特例,但的确,时间投入的越多,提高的越快。还拿英语举例,如果能每天大量连续进行,可以三个月到半年就有质的突破,如果每天坚持一小时,也许2年左右可以有大的进步。但是如果每天只花几分钟背一个单词,什么时候能学好呢?
所以微习惯真正的含义并不是说每天就做到最少量的计划就行,微习惯的用处是在自身状态不太好的情况下,为了能顺利让自己定的某项计划得以坚持,而进行的最少量的任务。但是,大部分时间里,都应该要超额完成微习惯所定的量级才行。就像《微习惯》这本书的作者自己的例子,他为了让自己坚持健身,定了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的微习惯,可是,他几乎都是超额完成,锻炼时间至少能达到半个小时以上,他只说了有一次他很累晚上躺下了才想起来没完成任务,那一天他就只做了一个俯卧撑,可以看到他启动微习惯的频率有多低。
所以,正确理解微习惯很重要,微习惯是一个能够缓冲压力的有效的执行习惯。大家可以在自身状态不佳的时期运用微习惯,但到了正常时期,就应该超额超量完成微习惯,这样才能即保证计划的延续性,又能让计划目标在有效的时间内快速提高或完成,这才是我理解的真正有用的微习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