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目标并付诸行动,这是我们赖以成长的基本规则。人们每每寻求方法,期望着提高自己的意志力、自控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却只有少数人能够跨越通往目标的路上的重重阻障。近来没有太多必须完成的任务,属于我的时间很充裕,如何让时间分配在更具价值的事情上,成为了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通过实践、阅读和反思,除了更深刻地理解了自我管理的大师们所介绍的“秘诀”外,我逐渐探索出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思路和行为模式,暂且记录如下。
当生活变得千篇一律,我们会觉得时间飞逝得太快。看上去,昨天与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回望时便会因重复而稀薄的事件意兴阑珊。我们默默地遵从了一种规律性的安排,像是设定好程序的闹钟,在固定的时间响起。这是习惯的力量,它帮助我们在时间流逝过后,能通过日复一日的行动和积累,留下些痕迹。习惯让我们越过思考,直接付诸行动,如水流般自然。对于好习惯来说,进入“无意识”状态可以抛却左思右想和惫懒逃避,当然是一件好事;然而对于坏习惯或低效的习惯,我们就需要刻意打破循环,跳出“无意识”,主动要求自己建立起新的、更好的行为模式。
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是具有惯性的。当你在床上赖久了,你很难一下子精神起来,起身去做运动;同样地,当你进入了学习的状态,你会舍不得用看肥皂剧去打断它。这就是为什么“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为我们的每一天、每一个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段,设置一个好的开始,至关重要。这个开始是嵌入在你大脑里的按钮,每当你按下它,就能打开进入高效率阶段的大门。具体来说,它可以是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可以是一种特定的行为,只要它能给你以提醒——现在,是时候开始了。
如果错过了好的开始,难道就不能够进入做事的状态了吗?时间总是不能完全被我们自己所掌控,有时我们给出了时间的支配权,却忘记把它再收回来。举个例子,晚上,你正在进行自己的学习计划,突然领导打电话来跟你谈一件事,挂了电话,你被眼前的手机所引导,开始“无意识”地刷新各种社交网络的页面,不知不觉,原定的学习时间就变成了娱乐时间……如果从娱乐中获得了放松、休息和享受,是有益于提高效率的;最让人郁闷的状态是“玩也没玩好,学也没学好”,玩乐后陷入后悔和自责当中。
“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行为,并及时地做出改变,才不至于空叹光阴逝去而一事无成。就像阿诺德·贝内特在《如何掌控你的一天24小时》里所提到的,“虽然这目光会使你感到窘困,但是你仍然要牢牢地盯住自己”。总有一些努力拉着你进入拖延和放弃的想法——被打断、没状态、不想动等等,你把它们归结为“不在状态”。事实上,做事的状态绝非凭空而来,人们却擅长以“不在状态”作为行动力差的托词。要学会对类似的令你不满的状态喊“停”。 告诉自己,过去的、已经被浪费的时间是沉没成本,不要再为它懊恼,也不要再让懊恼延续下去,从现在起转变行为,就能让下一秒成为崭新的开始。
怎么转变呢?——立即行动起来,哪怕不在状态。定个闹钟,或十五分钟,或三十分钟,规定自己这段时间就做某一件事,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倘若中途真的想到一会儿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只要是非紧急的,就先写在笔记本上,完成了当下的任务,再去处理。渐渐地,你会发现行动本身会带来状态,让大脑由待机时的无聊变得活跃起来。
“重复旧的行为,只能得到旧的结果”。飞机、航船在沿航线行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转变方向,才能最终抵达设定的目的地。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也是如此,要有所为,有所止,勇于做出改变,承担起塑造自我的责任。
“改变先是靠意志,然后才是靠方法。”拿着地图,却裹足不前,倒不如实地探索,走出一条路来。
“无意识”与“有意识”,在这里实际对应的是习惯养成和自控能力。习惯不仅仅包括那些长期重复的行为,还包含开始做某事后就想要继续进行下去的趋势和惯性;自控力不是以上帝视角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按照严格设定的轨迹前行通常比我们想象中困难),而是敢于在懵懂的状态中叫醒自己,在恰当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人生是一场修行,难有“一蹴而就”这种好事。坚持长途跋涉的同时,审慎地反思,利用好“有意识”与“无意识”两种状态,或许我们就能离目标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