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粑、米粉粑、荞麦粑。” 叫卖声在耳边里回荡,家对面的那条水泥路上,一辆小货车随着这叫卖声驶过。
它从来不进村里来,就只是匆匆从眼前晃过。村中人有时候想要买几个,但还没来得及叫住它,它便不见了踪影。
偶尔,它也会停下来,但也只是在对面隔着几片田地的水泥路上,村中人都很忙,有想买的心却懒得跑,嘴里念叨着它为什么不到村子里来。
是啊,我也想问,它为什么不来呢,几度我都在问自己,它是不是做生意的……
蝉鸣声在耳边打架,小男孩眨巴着眼睛坐在玉米地旁阴凉的地方,呆呆地看着面前的一群人,他们都背着一个竹萝,双手灵活的将玉米的外衣撕开,然后将它掰下来放在背后的竹萝中。
眼皮也渐渐开始打架,很快的,突如其来的一丝疼痛使他瞬间就清醒了,他抿着嘴唇低下头,原来是一只大蚂蚁咬了他的脚。
他笑了笑,伸手将它夹起来,然后放在手心仔细的欣赏着。
蚂蚁东奔西窜,他使坏地用手指拦住它的去路。
玩了一会儿,他又慢慢将手放在灰色的土地上,这时候他才发现,许多的蚂蚁排成队,如同一根会走动的黑线。
他顺着这队伍望去,只见它们消失在草丛里。
奶奶曾告诉过他,这是蚂蚁在搬家,这也暗示人们,不久后,会有一场大雨。
他抬起头,并没有看见乌云,接着他看向挂在天边的太阳。太阳真美啊,蛋黄的颜色……
“外面这么热,你回大舅奶家吧。”奶奶背着一萝玉米走过来,她弯下身子,将萝里的玉米放进一只麻袋里。
小男孩摇了摇头,拿起一只玉米剥着玉米粒……
“卖包子,卖大馍……”远方,渐渐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小男孩扑腾站起身子,远远望着一辆摩托车从远方行驶到面前,然后停下。
小男孩高兴坏了,转头朝着玉米地大喊:“奶奶,奶奶……”
奶奶探出头来,拨开玉米禾慢慢走过来,取下头上的草帽给小男孩扇着风:“刚吃完饭……”
“我要吃。”小男孩抬起头,天真地看着奶奶。
“身上没装钱啊。”奶奶摸了摸口袋,说着。
“我回家拿。”大舅奶背着一萝玉米走过来,看着奶奶说着。
“都忙着,下次来,你再给我吧……”摩托车上的男人下了车,看着小男孩说着。
没等奶奶点头,小男孩就匆匆跑到路上,走到男人的跟前。
男人笑了笑,掀开车屁股旁边的大竹筐上面的白布,然后问小男孩:“你要什么样的。”
小男孩探过头去,伸手拿起一袋豆沙馅的。他能感受到,竹筐里的包子冒的热气。
男人点头后,小男孩便高兴的拿着包子又回到了那片阴凉的地方。
“那下次来,我再给你钱。”
“成。”男人说着,跨上摩托车。
(在我的印象中,那一块钱最终也没给成,并不是忘记了,而是他再也没来了,或者是再也没遇到。)
小男孩匆匆解开方便袋,里面静静躺着6只有着小男孩拳头一半大小的馍状包子,将它掰开,里面就会流出豆沙来。
他匆匆拿起一只,递给奶奶,奶奶摇了摇头说:“我不吃,刚吃完饭,我不饿。”
“昂昂……”小男孩咬着嘴唇晃了晃手里的包子,奶奶伸过头来,轻轻咬上一口。
“嗯嗯,挺甜的。你慢慢吃。”奶奶笑了笑然后又朝着玉米地走去。
小男孩一屁股坐在地上,撑起了小肚子,最后吃不了的,他扣成小小的一团,放在蚂蚁的队伍中……
下午三四点,玉米掰完了,土路上洒满金黄色的光,小男孩拿着两包方便面在上面奔跑着。那是,他今天玩耍的工钱。
“慢点,别摔着……”奶奶慢慢地,在后面追着。
小男孩并不理会奶奶,依旧追着阳光跑着。
很快的,就到了村口,顺着那条河直走,就是村子里的小卖部,。
小男孩拉着奶奶的手走进小卖部,出来,怀里抱着一个小西瓜。
小河里,一群孩子穿着凉鞋玩着水。
他抛下奶奶,也下了水。水很清澈也很凉,轻轻划过脚背很是舒服。
孩子的旁边放着一只白色的小桶,里面趴着几只螃蟹。
“这么多啊。”他笑着说着。
“对啊,抓了很久呢,上面的小河滩里还有小鱼呢,要不要去?”小伙伴看着他说着。
“好啊。”
说罢,他随着小伙伴去了上面一点的小河滩,河滩高于下游,河滩边用水泥修整过,村里人经常在那里洗衣服。
小河滩的水还算深,水位能没到大腿。
他们卷起裤管,匆匆下去摸索着。
河滩前面一点有个和路一般高的桥,那下面水位低很多,只到达小腿。
他们翻着石头找着小鱼小虾,有时候能看着泥鳅,好不容易抓起来,却又从指缝中滑落。
石头下螃蟹还是很多的,稍大一点的石头下面几乎都有,大的、小的,红的、黑的,硬的、软的(软的都是红色)。
抓螃蟹是有技巧的,轻轻抬起石头看到螃蟹后连忙用手按住它的背,然后捏着背两边的轮廓将它抓起。当然,有时候也有意外的被它狠狠夹住,这时只要将它放进水里,一会儿它便松开了,然后匆匆往石缝里钻。这时,他们会用小木混在石缝里捣鼓,但是却并不能将它弄出来。
他们不敢用手,因为长辈吩咐过,说怕石缝里会有蛇……
“西游记开始啦!”小卖部里玩耍的大孩子对着他们喊着。
他们一听,匆匆上了岸,连小桶都不要了就往小卖部里钻。
水泥地上匆匆留下几行小小的鞋印,但是不一会就会干。
他们钻进那个小房间里,聚精会神地盯着彩色电视机。
那时候,孙悟空似乎就是他们的偶像,平常时玩耍的时候也会找来小棍子充当金箍棒,然后说自己是孙悟空……
待到电视剧放完,时候也不早了。
他追着夕阳踏上田边的小路,小路交汇上大路,顺着大路路过几个人家,就到达了自家的土胚房。
窗户边有着从梁上垂下来的两根粗壮的枯树藤,树藤的中间绑着的,是一根长长的竹篙,那是平时奶奶晒衣服的地方。
树藤下,种着几棵牵牛花,它顺着枯树藤爬上屋檐,开着红色或紫色的喇叭花。
门边还放着几双忘记收回家的劳保鞋,奶奶经常将钥匙放在里面。
他匆匆提起鞋子,进了大门后将其放在门旁边的鸡窝旁,鸡窝的下面是个小小的带着小门(就是一块木板)的封闭空间,此时小门已经关上了。细细听着,还是可以听见鸡走动的声音。
放好鞋子后他便跑向厨房,吵着要吃西瓜。
小男孩吃饱后,奶奶拿过一只小水桶,往里放了些水后将半边西瓜放进去,水位在西瓜的切口之下。接着拿过一条干净的毛巾沾湿,然后盖在西瓜的上面。
爷爷回家的时候,黑白电视机在播放着七点的新闻联播。
蚊香吐着缕缕白烟,房间里飘散着一股好闻的气味。
爷爷放下农具,喝了口茶后便带着他出门了。
他们来到了牛圈边,爷爷慢慢打开牛圈的门,接着解开绑在木桩上面的绳子,将牛拉出牛圈。
牛圈的位置可以在家门口看到,只是看到的是牛圈的后面,那旁边靠菜园的地方种着一颗芭蕉树(以前老以为是香蕉),奶奶会用它那宽大的叶子蒸包子……
那是只黄牛,很是温顺。
爷爷将他抱起放在牛背上,他就静静地趴着。
“坐稳了。”爷爷说着,便拉着绳子向对面不远处那条横在眼前的水泥路走去。水泥路那边有空地,有许多草,再上边一点的地便是成片的茶树。(大体位置就在小卖部后面。)
它顺着绳子走着,脖子上面的大铃铛也跟着响着。
很快,他们便到了,他又让爷爷抱下来,用手扯着草喂它。
渴了,它便在小水洼里面喝水,它喝水的声音像极了人们耸鼻子的声音。
他们的身后,是砖厂烧砖的地方,此时,早已冷清下来。
说是砖厂,也只不过有一个烧砖的窑和一台打砖的机器。机器在砖窑的左边,只有个棚为它遮挡着太阳。
白天,最靠里的机器不断地吐着黄偏灰色长方体的泥,接着泥上了前面的木板上被切断,然后又通过钢丝(竖着的好几根)被横着切开,到达最外面的时候停下,上面的钢丝(横着的好几根)匆匆压下来,便成了砖。
接着,工人连着木板抬起放在小推车上面推到砖窑里烧制。
窑分两层,下层从远方可以直接看到正在烧制的砖块,我们也经常拿红薯放在砖块间。上层有个可以直接看到下层的高于地面的坑(似井口,但是是方形的),那是工人投木头的地方(记忆里貌似是。)
砖窑的后面,是自家的一块地,上面种着等待成熟的花生……
天慢慢暗下来,黄牛吃饱后又被爷爷拉回牛圈。
回到家的时候,奶奶已经将饭做好了。
不是葫芦饼就是茄子饼,他吃起这东西便不要饭了。
吃饱后他便跑到灶台后面拿着小树枝点着,然后摇摆着,这时奶奶会和他说,玩火会尿床。
待到都吃好饭后,他们便到树下乘凉,小男孩蹿进奶奶的怀里,奶奶拿着蒲扇给他扇着风。
旁边是一丛杂草,几只萤火虫停在叶间闪个不停。他偶尔会抓几只,放进只有着筷子头般大小洞的鸡蛋壳里。
头顶是枝繁叶茂的大树,镶嵌在旁边的月亮照亮着小小的村庄。
远处,桂花吐着芬芳,过几天,奶奶或许会在桂花树下铺上一张塑料布,拿着长竿子轻轻敲打着树干,然后将收集的桂花放进小玻璃罐中,放上盐做成桂花茶。
玩累了,他瞌睡便来了,但是锅里的水还没烧开。奶奶便又开始教他那顺口溜:一谷尖尖(笋)、二谷圆圆(大蒜)、三谷打伞(蘑菇)、四谷撑船(藕)、五谷呱呱叫(青蛙)、六谷提灯照(萤火虫)、七谷一身疮(苦瓜)、八谷换金装(水稻)、九谷一身毛(冬瓜)、十谷穿红袍(红辣椒)。
这个他早就听腻了,便要奶奶打谜语给他猜。
记忆里最熟悉的便是:天上伸藤,地下开花,中间结个大南瓜(吊罐,那时候就已经不常见了)。
黄泥巴墩(灶台)、铁砂锣(锅)、蓬头媳妇(锅刷)、瘪嘴婆(锅铲)。
头戴钢叉,脚踩泥巴,怀里抱儿子,老来胡子拉碴。他猜不出,奶奶便说是地里的作物,他将地里作物差不多都说了一边,才知道是玉米……
晚上九点左右,他终于躺在了床上,陪伴着他的,是一只黑白的花猫,他蜷缩着身子趴在小男孩手边,和他一样微微闭着眼睛。
时光就此安静了。
夜,似乎还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