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在这个超级吉利的日子,我决定重新开启我的新一轮:每天写日记的计划

原因是因为,今天去参加了 《百年孤独》的读者分享会。

位置在南苏州河边上一个什么空间。找了半天找不到。其实在那个空间门口路过2-3次了。就是不知道在这个楼上。

给我提醒:搞活动的话,一定要给成员拉个群,发清楚活动的位置。

最后凭借我感人的智商。终于摸到了楼上。

分享者是两个看起来有点像讲相声的哥们儿。

一个戴眼镜,另一个也戴眼镜.

我听了一会儿,发现好像主要内容都讲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我的主场了。于是我呱唧呱唧的问问题。立马炒热了现场的氛围。

就说搞活动怎么能少了我们ENFP呢?对吧。

因为大家讨论的话题跟加西亚 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有关。

带领人就想问:你读过什么自传没有,你怎么看艺术来源于生活,推荐一本书之类的。

我分享的如下:

1,我正在读一本非常难读的《青年路德》,是埃里克森的书。发现这种精神分析的书都特别绕,感觉就是不想让人读懂的感觉。

但是发现不是自传。后来想起来杨本芬的《我本芬芳》《秋园》 引起了带领者的共鸣。

我说,我读的时候感觉,好像跟我的外婆那代人,包括我妈妈连起来了。

我发现自传的意义就是,我们都是历史的见证人,如果不记录,可能这些记忆随着某代人的消逝,就都遗忘了。我们父母一代,比较压抑,也不愿意跟我们说些什么,通过阅读了解也很好。

带领者说,他读过一本自传,传主为了了解父亲,每天跟爸爸聊天,父子关系都好了很多。

大家笑。

这段引起大家共鸣。

旁边的大叔有点悲观:我们都是小人物,写的东西只能自我陶醉。

我没说出来的话:其实我们的人生都是历史的见证人,我们的人生都是值得书写的,也有成为艺术品的潜质。

确实可能因为能力有限,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出书的程度。但是讲述和记录本身,就是一种表达。

同样也有疗愈作用。

我提到自己学习心理学,所以在读的《青年路德》其实是结合心理学的传记。

写作本身就有疗愈,表达,抒发的作用。

有个小哥哥分享:他17年每天写日记,已经写了24本了。

我想到我去年立的FLAG 每天写100字。已经断更很久了。

为什么喜欢打字呢?因为我现在的字,日记,已经丑到难以辨认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保定影像之街道(一九四五) 2017年6月27日,星期二。农历丁酉年丙午月乙酉日 (鸡年)六月初四。河北省保定市:...
    我_4b6f阅读 42评论 0 0
  • 俞嘉阳老师——银行综合效能提升顾问一、背景资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学士 银行信贷产能提升专家 具备银行业及互联...
    cl9320阅读 818评论 0 0
  • 又过了几度春秋,随着俩娃健硕硬朗开来我心兴味。回顾前些年单位在李主任王书记的带领之下,旗下我们这些员工努力看粮、卖...
    cooper_e546阅读 482评论 0 0
  • 今天我们来到了光谷十二小,在进入校园后,首先我注意到了学校的校门的图案和文字,上面的图案是印着十二生肖的图案,然后...
    付宇杰阅读 472评论 0 0
  • 四五班贤秀霞工作日志6.5 为了给中考的孩子创设良好的环境,昨天下午第三节课,在李校长带领下,我、海老师和学生一起...
    星辰大海1c29阅读 50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