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到2017年6月25日,生命兜兜转转,像是一个又一个的圈,怀着好奇和陌生抵达一个地方,又怀着怀念和熟悉离开。
去年6月25号,我从地大离开。离开的时候,步履匆匆,但内心坚定无比,因为我知道,这里,那种熟悉的感觉,已经像是一个家了,有一天我回到这里,我依然是它的一份子。那天部门几个朋友约了顿散伙饭,我们这届主席团应,小明,我和下一届的主席团小月和晋哥哥,还有我们上一届的主席团的代表菁姐,淼姐和豪哥已经离开地大,学姐还在读研,因为即将奔赴科大去参加暑期学校。准确的离校时间是6月27号,我提前走了,下午5点要报到,那顿饭吃的很匆匆,只吃了几口就离开了,内心再不舍,我也是笑着离开的。也许是因为这个过渡真的太匆忙,也许是对科大期许很高,还没来得及伤春悲秋,我就调整自己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了。
上面这张摇篮,最能表达我对地大的那份情意。这块石头前面是一条路,通往西二门的路,路的旁边是天桥。门很少开,天桥连接了研究生院和西区,西区是我生活了4年的地方。沿着这条路往西走,是学校的主楼,很多地学界的院士从这里走出,或曾经执教于此。生于斯,长于斯,对这片土地的嫌弃和热爱,在离去的那一刻,统统变为不舍。
在主楼和信息楼之间,有一条小道。我在地大走过的路里,最喜欢的是这样一条路,从图书馆出来,穿过地空楼和水工楼(工程楼)之间,走过校友园,迈上台阶,就是院士长廊。走过院士长廊的时候,总会有作为地大人的那份自豪和喜悦,感觉每天走这条路,自信心增加了好多好多。如果说,大学四年给了我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的气质的话,那么这条路,一定功不可没。
夜深人静,这里,承载了多少梦……我的梦,前辈们的梦,混在一起。泛起的点点灯光,在我的心里闪烁着,闪烁着,静谧和美好,都属于地大。
从院士长廊这条路走过去,向右走过去,是主楼和信息楼之间的那条小路,可以看到“摇篮”的侧颜。信息楼里的电梯,又慢又老,到了八楼的时候颠一下,刚开始还不习惯,后来熟悉了之后,也是别有一番滋味。实验室在八楼,大二到大三,一年,我常驻的地方,实验室混乱不堪,像个垃圾堆,那一堆乱七八糟的机器人零件,我只知道一种,舵机。实验室里有个柜子,占了整堵墙,奖杯展览柜,站出来的奖杯大概也就是1/4,却几乎都摆满了。罗老一直很低调,跟我们吹牛的时候,很高调,当然是吹学问啦,能做罗老的学生,荣幸之至。
院士长廊的右边,是考了很多次试的教一楼,校园网在这里网速特别快(还能不能让我们好好学习了~)。有天在科大,我忽然跟别人说教三,回过神来才想起来,哦,是103教学楼。一年过去了,我的潜意识竟然还没有变。
去年年底,敬爱的校友张弥曼院士,还拿到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科大培养的学生都很低调,像我这种不着调的,倒是很少见,哈哈哈哈~
校门上那六个大字,温体,待我下次正式拜访,我是你永远的骄傲,也会是在摇篮里躺着的一颗耀眼的星。
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真苦
记离开一周年的地大,我依然念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