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的阅读和写作水平超过95%的人,我为什么要开始认真写

用AI解读文章和自己解读文章,我对比过几次。

AI在十几秒就给出了一篇非常完备的文章解析:主旨、内容、线索、结构、情感……样样齐全。

而我自己解读,至少都要两三个小时,甚至在我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要用一天的时间才能整理出来一篇文章的解读文稿。我要先把文章读一两遍——体会文章的主旨情感,然后思考作者是用了哪些素材把主旨表现出来的——又要读两三遍,接下来还要思考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些素材——又要读两三遍,最后还要想作者是怎么构思设计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有时候,我会特别喜欢文章里的一些词句,又会单独拎出来慢慢啃。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两三个小时完成一篇文章的解读,已经算是效率很高。

从时间上来说,AI秒杀我这蜗牛般的速度。从呈现的结果来看,AI的解读跟一篇标准答案一样,内容丰富且条理清晰;而我的解读的内容不仅只有AI的一部分,或许我的表达还没有AI那么专业。

但是,我读一篇文章,不是为了像考试做题一样交出100分的答案呀!我是想在文字中去感受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是想去探秘作者的精巧构思,是喜欢在字里行间去寻找内心的一份宁静。而这些,只有在自己慢慢寻找的过程中,才能拥有独特的快感和满足,AI给不了我。

 没错,AI可以在几十秒就写出一篇文章,逻辑严密,表达清楚。它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内容写作,但它写不出一个人私密的情感体验。当我们逐渐放弃写作,我们也逐渐放弃了与自己内心对话的机会。那么,缺少了情感流动的我们,是不是逐渐成了一个机器人?

我感觉现在的AI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发展,有点类似于工厂的流水线产品,不过它更智能,会实时结合用户的个人需求,个性化定制我们需要的产品。用AI去解读或生成一篇文章,更像是快餐店的秒出餐,又快又全,每份套餐都不一样但又好像一样

在文学世界里,自己花时间细品或者写一篇文章,就像是自己在家亲手烹制一餐一饭,耗时长,或许还不太完美,唯一有的,是自己的情感在流动。 我想,在信息爆炸时代,在AI智能时代,这种手工慢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会更为珍贵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