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文学是最灿烂的浪花。”
古往今来,很多人热爱文学这朵浪花。可是真正会创造文学,善于写作的人却不多,甚至很多人一碰到写作就犯难皱眉。
近两年我开启了自己的自媒体写作,写了近百万字,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于去年3月签约了“青年作家网”,并在去年的征文大赛获得了散文组的一等奖、“遇见爱情”征文大赛的一等奖、今年世界读书日征文大赛中获奖。
那么这篇,我将结合真实的写作感悟为大家带来一些实用性的写作技巧。
01写作心法
写作技巧好比武功中的各种招式,而写作心态好比习武之人的入门心法。
欲练神功,先学心法。
在谈技巧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上乘心法。
首先,接受自己笨拙的开始。很多人不敢下笔写,就是因为在早期一看自己写得太差,坐下来半小时过去就写了50字,索性就直接放弃。海明威曾说:“任何一篇初稿都是臭狗屎。”早期的笨拙、粗糙都是写作的必经阶段。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刚开始的笨拙就是轻易放弃。
其次,热爱生活,保持对生活的敏感是创造的源泉。最高级的写作就是生活,我们写不出来东西也是因为内心比较粗糙,没有用心感受生活。往往灵感的乍现来自用心生活。著名的作家及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
最后,耐住性子,坚持写。写作七分练,三分学。写作是写作最好的老师。正如托尔斯泰曾说:“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很多时候,我们写作需要耐住性子,坐下来,思考谋篇布局,一字一句地斟酌,不断修改,这非常考验写作者的定力。
像郑渊洁从小学没毕业到成为家喻户晓的童话大王,就是靠连续36年早起写作,日更5000字这一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保持耐心和恒心,我们方能成为优秀的写作者。坚持写作,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大器晚成。
02写作技巧
任何一篇文章都离不开选题、结构、素材这三大方面。
做好了这3点,一篇上乘的文章就出现了,我们一一来拆解。我把写作比喻成做一桌菜肴,写作者就是主厨。
如何做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让大家喜欢?这就需要主厨去做一些思考。
01具有读者思维的选题
主厨做菜不是凭着自己的喜好来的,而是看吃这一顿饭的食客的喜好。
在写作领域同样,我们需跳出自嗨的模式,去培养读者思维。
而且往往好的选题是作品受欢迎与否的先决条件。
读者最关心什么呢?大部分人而言都关注几个方面:关系领域里的亲子、亲密关系,科学育儿;职场领域的升职加薪、培养职场能力;健康领域里的精力管理,能量管理等。一般来说,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选题都有良好的反馈。
要想再出彩,就需要去思考能引发读者强烈共鸣的选题如热点性话题,普遍存在的痛点如年轻人在体制内外如何选、职场妈妈们在家庭与事业之间的挣扎、婆媳相处中的平衡点等等。
好的文章选题配合文章中的精彩观点,就是帮读者把想说的话给表达出来,或者给出了新知,让读者在情绪上和思想上产生共鸣。
举个例子,在流传千古的唐诗里,送别是常见的一个选题。因为送别引发了大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具有普世性。
于是,不同的诗人都留下了千古名篇。李白感恩朋友写下《赠汪伦》中的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表达出豁然的态度,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则在《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出珍重的情感,写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正因此是写送别这一主题,这些诗篇就更容易流传千古,代代相传,而写诗跟写文章是同样的道理。
02清晰有逻辑的写作结构
大厨应该如何配这一桌菜呢?几荤几素,上菜的前后顺序如何,做每一道菜的工序怎么安排是最合理最高效的呢?
这就回到了看文章的框架结构,没有框架结构的文章,往往容易不完整,逻辑混乱,层次感差。
常用的几个写文章的框架结果,分享给大家。
观点型的议论文,常见的是金字塔型结构总分总。总观点,3-5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分论点要么并列,要么层层递进,不能少于3个,否则论点支撑较少。
以我曾经写的一篇热门的《寻梦环游记》的影评为例。
开篇总论点:这部影片值得多次观看。分论点一:影片场景想象力恢宏,画面色彩渲染,音乐欢快灵动;分论点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层层递进;分论点三:影片立意高远,直击灵魂话题。结尾升华总论点:优质的电影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启迪。通过这部影片看我们明白,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对生的补充。
这就经典的总分总的结构,清晰明了。
叙事文的常见结构是五何:何时、何地、何人、因何故,做了何事。这样就把整个事件交代得特别完整清晰,有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事项等。我们常见的新闻媒体的报道采用的也是这个结构。
写景文的常见结构是五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样就把景色描写得很丰满立体,这五觉在描写中最好用到四到五种,这样才能打动读者。
我们来看一段精彩的写景文章,来自朱自清的经典散文《春》。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这一段的杨柳风吹面就是触觉描写,青草味儿、花香是嗅觉描写,繁花嫩叶,鸟儿安巢是视觉描写,鸟儿唱曲子,牧童的短笛就是听觉描写。这四觉的描写,让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身临其境的画面感。
故事文的常见7步法是目标--阻碍--努力--结果--转折--高潮--结局。
于是以我自己获奖的一篇徒步探险文为例。
目标:程序员阿木和大伟在假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登山,于是去攀登著名的旋木峰。
阻碍:一场又大又急的山雨,夜晚出没的狼群。
结果:利用口哨吹跑狼群,一夜平安。
转折:阿木不见了,领队大飞也在阿木失踪的地方消失了。
高潮:正在大家准备撤退的时候,大飞和大伟突然出现了。原来他们踩空了一块大石头,掉进了一个洞穴,并且看见了一处世外桃源。旋木峰是一座神峰,这里有威力巨大的守护神,此处再也不接待其他登山队的到访。
结局:大家提前结束登山之旅。全部平安到家。
故事文常见的结构就由这七步法组成。主人公去完成某项使命,碰到了阻碍,自身努力过但结果并不乐观,接着出现转折,进而迎来高潮,最终的结局如何。
故事文贵在体现情节的冲突和转折,让观众看到剧情的跌宕起伏,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也由此塑造得非常鲜活。
03 善于搜集整理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素材是一篇文章不可或缺的内容。
正如最开始的那个大厨的比喻,大厨除了烹饪本身之外,最需要做得是寻找好食材。
怎么找到文章”好食材“呢?
一是靠日常积累,二是靠现场搜索。文章好素材通常指案例故事和金句。
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功夫在诗外”就在于日常多读多学多体验,创造文章的功夫很大部分来自日常。
几个常见的积累素材的方法是:
广泛的阅读,增加知识面
作家雪小婵曾说:“没有读过1万本书,很难成为真正的作家”。
读的书越多,下笔越轻松,案例信手拈来
善于从一些平台媒体上积累素材
现代社会,我们大部分人的资源来自媒体,那么短视频平台,新闻平台,自媒体平台都可以成为我们积累写作素材的来源。
用心观察生活,留意生活
身边有感触的事情,与他人的一次谈话,一次旅行,逛了一次菜市场,听了一场音乐会,这些跟自己所写的话题有关联,就可以快速地记录下来。
用好线上素材记录本
如今社会高度互联网化,学会整理素材,为素材打标,我们都需要用到在线的素材记录本。
推荐常用的幕布、石墨文档、有道云笔记。幕布可以一键转化成思维导图,石墨文档支持多人编辑协作,有道云笔记有足够大的容量,这些大家都可以各取所需。
善于利用搜索工具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网上有海量素材供我们使用,就看我们会不会利用搜索。
我以百度为例,分享2个常见的搜索技巧来帮助提高搜索效率。我们可以限定类型,在搜索栏中搜索:关键词+filetype:PDF/doc这样最先跳出来的就是我们要的PDF/doc文档。我们还可以限定时间,在搜索栏中搜索:关键词+年份,这样最先跳出来的就是我们想要年份。
除了百度,还推荐用常用的流量大的网站进行搜索如今日头条、抖音、微信等。
综上所述,写作技巧分为心法篇,接受笨拙的开始,用心生活,耐住性子坚持写。在技巧篇我们主要从引发人共鸣的选题,不同类型的文章用不同的结构,善于在日常积累素材和利用网络搜索。创作者就像一名大厨,善于争对食客的口味来准备相应的菜肴,并全力寻找优质食材,最终把它按照合理的搭配及工序,组合成为一桌美味菜肴。
写作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它让我更加留心生活,以一个创作者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它倒逼我每年读了近百本书,认识到世界的辽阔。它还帮助我打造了自身影响力,很多人通过文字认识了我。
我唯愿此生拿起笔便不再放下,不管你是写作小白还是资深创作者,都愿与你一起在文字道路上辛勤耕耘,履践致远。
齐帆齐年度写作营第140篇打卡,3588字,累计24367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