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镜小书生
许多时候,我们只要就事论事就好,并允许别人跟自己想得不一样。
我也相信,你多么不好理解,都有理解你的人。
但不一定能理解全部的你,也许在某件事情上,某个时间段上,或某个观点上。
只要是独立的个体,就有独立的思想,很多时候思想是统一的,但不可能100%统一。如果一群人思想都统一,那很有可能是传销现场。
差异化是存在的,一个人,一片天,一种思想,都有可能存在差异。
我们应该有容纳差异的度量,承认差异的存在,也善待差异。
当我们理解和明白差异的必然性,周围的争吵就会少很多。
很多时候,争吵的爆发,来自于双方不肯承认,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各自认知上存在差异。
如果能达成差异认知一致,则争吵结束。如果双方各不承让,结果是一拍而散。
同样一件事情,认知不同,感受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例如,有位小朋友,总分100分,考试考了80分。
他要求严格的富爸爸,一看这成绩,瞪眼睛生气,才考80分?
他亲切的乞丐穷巴巴,一看这成绩,立刻眉开眼笑,说我儿子就是聪明,能考上80分。
同样的分数,为什么在不同爸爸眼里,结果是不一样?
这就是爸爸认知上的差异。
富爸爸习惯了90分为合格线,考个80分,自然是不合格的。
穷爸爸习惯了60分为合格线,考个80分,自然是高分。
有谁是错的吗?没有。这个时候论对错都于事无补,我们能做的,就是指导孩子,把错题改改正,争取下回不再丢分。
富爸爸与穷爸爸的故事,正说明了我们的心相与投影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会大相径庭。
而差异性好的地方则是这个世界既是多元的也是丰富的,同时可以无限兼容。
有差异才会有艺术的诞生,多角度地诠释了我们的生活。
允许差异化存在,才会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