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对上海的印象,全凭书里读来的认识,不论是看张爱玲小说笔下的海上人情,还是刘呐鸥、施蛰存笔下的摩登洋场,总觉得是一座充满民国遗风又多少带点旧时风气的地方,但是也正是这书籍里的认知,对没去过的城市倒有了一份臆想中的美好,站在巷弄中看日常的流变,怀想过往时代的遗风遗情,想着机会繁多,却反而一次也没去过,只好在书中处处的重温,王安忆的新作《考工记》,正如宣传页上所写,是《长恨歌》后另外一部上海小史,仿佛只是换了一个主角,而流年的故事和时代的背景更重了,勾勒着陈书玉这个笔下人繁杂又稍许孤寂的一生。
《长恨歌》无疑是王安忆最出名的作品,也是多数人对她的第一印象,当然关乎王安忆,还有海派文学继承人,张氏传人等等标签,但是相对于其颇为多产复杂的作品来说,王安忆是难以定义的,无论作品的类型还是内容,处处都有脱离那座给其作品带上光环的城市的尝试,但是怎么说,唯独写上海,她还是写出了风味,《考工记》像是信手拈来,不用刻意的雕琢、构思,像我们跟朋友聊天,不经太多思考的,把故事娓娓道来,不经意也不用添油加醋,但是写出来的那个上海社会,却又显得尤其地道而迷人。也许写这样的作品对她来说失去了挑战性,但对于读者来说,却也更容易融入那个世界。
陈书玉作为民国上海的“四小开”,颇有我们今天说的“京城四公子”那样的形象,在祖业的庇护下,过着无忧无虑显得有些荒诞的生活,但也正因为家境使然,就给他带上某些小资或者精致化的外衣。而时代的变幻,却是朝着打破其中的方向流去的,这样的故事,不是有点像《活着》里的福贵?但是作家与作家的不同就是,或者说作品间的不同,地域本身的不同,陈书玉是幸运的,他那唯唯诺诺甚至有点软弱的性格,听顺其他人那种顺其自然又不想过于用力的本质,也给他带来乱世中的安身之道,这看起来更有点传统出世的道,可是在乱世中,他的这种颇为软弱的外衣,虽然让他消失在时代的大背景大色彩中,却明哲保身的,帮他赢得了一个独居一隅的机会。时代政府更迭,虽然带着不够红色的成分,可是被人遗忘的,他一直生活了下来,虽然不称得上十分好,可是很多时代的色彩在陈书玉身上就缓慢了,战争饥荒革命,浓墨重彩,在陈书玉的故事中却都相应暗淡了,却也没有那么过火,在饥馑年代还有朋友的资助,在革命的年代消声觅迹安于一隅,色彩淡了,但是他却比任何人都完整的生活了下来,而最后虽然在家庭的纠葛中疲倦下来,却还是关乎生活的,而从来不是时代的,更可以说,在陈书玉身上,时代只是给予他的点缀,他的生活的本质一直也没怎么变过,那个游离主流之外的“小开”的影子,一直跟了他一辈子,在岁月前端的人来说,他是失败的,可是在时代浪潮中颠簸的人而言,他又是幸运的,这样的生活,放在从前的批评那里,就是精致化外衣下的颓丧,可是时代终究也变了,现在的世代,在追逐利益的面前,陈书玉这样的人显得无足轻重,却也正如经历的,给他带来安身的基础。
《考工记》读下来,莫若说有什么意义,就是一个人的一生,虽然有着上海这座城市的背景,也有着时代的背景,不如说就仅仅只是背景,我们看完了主人公的一身,觉得有点不真实的,觉得像足了一个故事里的人,觉得里面虚构与真实的边界模糊了,那大概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