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说明,这并不是一编教你如何使用待办事项列表或其介绍的文章,请不要浪费你的时间。如你跟我一样,曾经使用过,但后来又放弃了,希望这编文章得到你的共鸣。
我这个人的记忆力不好,如果不把要做的事情记下来的话,很容易就会把一切都忘得一乾二净。正如徐志摩所写:「轻轻的我(的思绪)走了,正如我(的思绪)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
因此,我曾是待办事项列表的忠实拥护者。每天下班前,我会花10至15分钟整理我的待办事项列表,把已完成的事项删除,再加入新的事项,最后检视一下各个项目的进展,看看是否需要作出调整。然后就可以把工作掉下,安心下班,不用担心晩上半夜醒来,发觉有工作未完成,可以安心睡到大白天。第二天早上开始工作前,我会打开待办事项列表,看看当天要完成的工作,再把一些昨晚或当天早上想到的新点子加到列表上,一天的工作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开始了。
但最近工作超忙,因有几个大型项目同时开展,日间大部份时间都花在前期的筹备会议中,很多需完成的工作更一拖再拖。我的待办事项列表变得越来越长,旧的未去,新的又来,每天花在整理它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但往往在我最忙乱,最需要调整规律的时候,老板就会来落井下石,把我的已乱成一片的待办事项列表进一步打乱。前两周,老板不知从何跳出来说,「我立即要截至昨天的报告,要快,你可否一个小时之内给我?」。临时临急,收到这下达的额外工作,我头顶的那片乌云立即变成五雷轰顶,我找狂找得遍地头发。结果手头上的迫得要紧的工作又要先搁一搁。这种情况不时出现,那份待办事项列表就变得越来越惨不忍睹,我越来越没有勇气面对它,最终就放弃了。
一切需从自我的内部资源出发
以上情况,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出现过N次。每当繁琐事增多,我那份尘封了的待办事项列表就会出来亮一亮。开始使用的时侯,我总是很积极很兴奋的,但当老旧的问题再次出现时,那份待办事项列表又再次进入封尘榜。
现时在坊间有很多不同的时间管理或项目管理工具及教材,我也用过不少,但个人经验告诉我,就算再好的工具,也不一定适合我。有人视某项工具为神器,但我会说那不是我杯茶。因各人有各人自的喜好,工作习惯,各种内外部资源是否配合,所面对的职场生态环境及困难等。最重要的是,要先找到自己的根本问题所在,才能积极面对,从而找到合适的对策。
经过这二十几年的挣扎,让我总结一下我的问题。其实问题并不在于那份列表、那些工具、甚或我所面对的职场生态环境上,而是源于我自己。像上述的故事,主要的问题是我总是没有把自己的事情放在第一位!每天大部份的时间都花在其他人或其他人的事情上,例如那些不一定带来成效的筹备会议,或老板突然下达的紧急工作,甚或是同事们请求的小帮忙,结果我自己的事情便没法完成。这就是在教练程序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当我们面对选择的珍贵时刻,我们作出了甚么的选择——而我,选择了把他人放在第一位。
了解到问题所在之后,我便在心态上作出调整,凡事在接受委托前都先想一想,考虑一下自己当下的状况,按轻重缓急审视各项条件及资源后,才作出决定。
我可如何改善我的问题?
经过各种考虑后,我作出了以下的改变:
1. 重新分配每天的作息时间
- 一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其实很快便会过去的,不要幻想自己是超人或有法力,能完成很多事情,要合理化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
- 每天留下一至两段宁静时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quiet time block,作为处理突发事件或用作整理手头上的工作,这也让我能更灵活的使用时间。于这段时间内,我不会接听电话或看电邮,让我专心的处理手上工作
- 电邮是一名严重的时间小偷,我有时时刻刻查看电邮的习惯,因我担心有些突发紧急的事情,而我未能实时作出反应,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的流失了。但细心想,这种状况出现的机率是相对低的,而当遇上紧急事情的话,一般人是会直接打电话联系我的。改掉这习惯后,我设定早上,午后及下班前三个时段查看及回复电邮,其他时间坚决不看
2. 学懂说不
- 不把所有事情都怀抱着,独自撑下去,如果工作真的多得没法处理,便要提前老实的跟老板说,希望他/她能提供协助。如我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这不紧直接影响我个人的工作表现,这也会直接影响我的老板的工作表现,因我的工作部份很可能是他/她的全盘计划中的一部份,亦可能影响他/她的其他后续安排。只要我不是意图推诿责任或偷懒,在这种情况下,老板通常都会作出合理的安排
- 职场上,维系同事与同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代表对他人的请求都要来者不拒,只要我坦诚地说清楚我的情况才拒绝请求,同事们是会明白的
- 会议的作用是让与会人士有机会互相交流及讨论,或于较短的时间内说明一些复杂的事情。但对于一些低效能的会议,我会说不。这些会议通常会让到会的人轮流发言,各人主要是表述自己的立场或提供数据。我会建议通过电邮交代清楚,这样就不需要把一大班人拉到会议室中等候发言
最后,你是否面对类似的问题?你又如何处理?欢迎分享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