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计划一天半的书法培训,压缩到一天,密不透风,或许,问路的人因此成为指路人。
培训结束,两墨友依约准时汇合,该去走走看看了。
咸阳真是一块风水宝地,有道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汉朝11个皇帝有9人长眠在此,这里还有唐十八陵,随葬在此的皇亲国戚王公大臣更是人数众多。
距咸阳三四十公里,礼泉县烟霞镇有座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以山为陵,是为昭陵。据传,名满天下的羲之《兰亭集序》就在陵里,千百年来,引得多少墨人雅士妄生掘墓之念!
略过帝王们的身后哀荣,乘出租车直达山下的昭陵博物馆。这里碑石林立,又被称为“昭陵碑林”。欧阳询,褚遂良等书法大家手书的碑铭赫然在目。
惜乎年代久远,诸多字迹风化漫漶,已经不甚清晰。然而,对于一个爱书法的人来说,这些模糊的字迹所传达出来的气息,或许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回响。
展室里,引用了本地书法名家陈君峰在《书法本质论》中的一段话,引人注目,让人回味。
书法的本质就是社会时代的集体情绪与书家生命主体的个体情绪相扭结的自觉不自觉的并非绝对自由的宣泄。简言之,书法的本质就是情绪。
这话长得一口气读不完,感觉跟文字一样扭结,曾在书法论坛上引起过轰动与争鸣。
若说书法是情绪,饥肠辘辘之时,美食更能调动人的情绪。博物馆附近有袁家村,经多年打造,集中了关中民俗和美食,此一行,师生同行,有书法美食相伴,情绪饱满,愉悦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