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只有真正读懂一本书,才能给别人说清楚。类似的话看过好多遍了,之前并没有太大感触。
直到最近,读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经历,让我切身体会到了读懂一本书的感觉。
第一遍读过,觉得不过如此,说的都是大家知道的方法,实在没有出一本书的必要,何况还有一堆凑篇幅的工具介绍。当时觉得唯一有点用的就是数字化索引,让我意识到可以把读过的书,做一个统计表,方便日后搜索。
然后就将此书放下了,隔了一个月因为要测试一个读书方法,于是拿这本书做试验,用新的读书法又读了一遍,没有从头读到尾,只是选了自己感兴趣的读书笔记部分,带着“如何做读书笔记”这个问题去读,并记录了书中的关键词,用时1个小时左右。
第二遍读完,发现自己不需要再看书,只要参考关键词,就可以根据读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如何做读书笔记”这个问题了。
至此,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读懂一本书。
就是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书中的主要内容讲给别人听,而且别人能听懂,对致用类书来说,还要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反思这个过程,会发现有时读过一本书,觉得不好,也许是读书方法的不对,也许是没有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许这本书确实写的一般。
我第一遍读这本书时,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方法不对,二是没有真正理解。
从头到尾通读,没有带着问题去读。最后花了很多时间读完,被书中一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影响,而错过了有用的内容,进而导致没有真正理解。
第二遍再读时,目的明确,就是想知道怎么做读书笔记,翻到对应的章节,没用的例子和延展略读,感觉有用的操作方法,细读,并记录关键词,梳理框架。
这种读书法非常适合此类致用类书籍,带着问题,一本书读完,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框架出来了,内容也就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