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强烈追求完美的冲动,这种强烈的追求使人民充满理想,但这种强烈的追求一旦破灭,人也会充满绝望。
付出与得到是中等量交换,人的成功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
心理学研究证明,试图达到完美境界的人更可能与成功的机会失之交臂。这类追求完美的人常常只能给自己带来焦虑、沮丧和压抑。事情刚开始,他们就担心失败,怕干得不够漂亮而辗转不安,这妨碍了他们全力以赴去取得成功。而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会异常灰心,想尽快从失败的境遇中逃出。这种追求完美却又意志力薄弱的人,看似强大,实则敏感而脆弱。
很显然,这类人背负着如此沉重的精神包袱,不止在事业上很难谋求成功,就是在自尊心,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方面也不可能取得满意的成果。他们抱着一种不合逻辑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工作,他们永远无法让自己感到满足,每天都处于焦灼不安中。
这样的人,其实是想最大限度的掌控自己的生活。关键在于,很少人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所以,当你要不了所有的时候,你只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
很多时候,完美的状态是一种诱惑,你控制不住自己,你想要尽力去追求和把握,你抵抗不了这种诱惑。但是,事事追求完美,万事皆要拼命做好,表面上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但它却会使你陷入困境。从某种程度上说,要求尽善尽美实际上是一种惰性,一个人在为自己制定一些尽善尽美的标准时,本身就已经意味着不想去尝试新事物,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给自己“完美”地制定了一个最好方案。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有些人过于苛求完美,就容易过分计较细节,结果有可能忘了最重要的目的。
有人因为苛求自己在职位上尽忠职守,而忘了继续追求进步,奠定升迁的根基;有人因为苛求自己做全天下最体贴的父母,而忘了让孩子独立;有人因为苛求自己做一个完美的配偶,而对伴侣的百般纵容;有人因为苛求自己符合完美的媳妇形象,而忽视了她这辈子最重要的是活出自我。
将力求完美的目标扩大,将脚步放缓,将心境放宽,与其自我牺牲来满足别人的需求,不如试着反过来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兼顾他人。
如何从追求尽善尽美的诱惑中走出来呢?
1,要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既不要高估自己,更不必过于自卑。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你如果事事要求完美,这种心理本身就会成为你做事的障碍。不要在自己的短处上去与人竞争,而是要明白自己的长处,培养起自尊、自豪的意识。
2,重新认识“失败”和“瑕疵”。一次乃至多次的失败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价值。仔细想一下,如果从不经历失败,我们能认识生活的真谛吗?我们也许一无所知,沾沾自喜。因为成功只能坚定信念,而失败则给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宝贵经验。
如果说我们已经因为一件事未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而自怨自艾。我们不妨问一
问自己“我真的能做到尽善尽美吗?”如果不行,我们就应该尽快放弃这种想法
3,为自己定制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找一件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的是事,然后去把它做好,这样你的心情就会轻松自然,办事也会更有信心,感到自己更有创造力,更有成就感。实际上,当你不追求出类拔萃,而只是希望表现良好时,你会出乎意料地取得最佳的成绩。目标切合实际的好处不仅在于次,这样的目标还为你提供了一个新的起点,使你徐循渐进地摘取事业上的桂冠。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让人满意,也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十全十美的,它们或多或少都有瑕疵,我们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使它们更加完美。智者告诉我们,凡事切勿过于苛求,如果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你会活的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