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每天愉快搞定“得到”APP所有产品

随着“得到”APP上线产品越来越多(21个专栏+每天听本书+马徐骏说杂志+知识新闻),很多和我一样的深度用户却是越来越焦虑,既怕这么好的新知跑了,又怕那么多的知识消化不了,更怕因此疲于奔命搞得心力交瘁。

去年10月和今年3月,我分别尝试过每天把所有专栏读完并写下评论,确实够累的,直接后果就是耽误了工作,这样看来又有点得不偿失。在多次尝试之后,最近我突然悟出一个方法,只需要4步,每天即可轻松搞定所有产品,关键是质量还不低、吸收效果还很好。

目前所有产品,只有《槽边往事》、《大学问》、《通往财富自由之路》3个专栏没有音频,我会放在每天的碎片化时间看,还有1个《雪枫音乐会》内容比较特殊,我会放在晚上在家听或是周末连续听。剩下的产品,就让我来大作文章吧!


其实很简单,第一步,速读;第二步,快听;第三步,输出;第四步,加固。



以下是我每天的具体操作流程:

7:00——7:15,速读前一天晚上10点至今的11个专栏——

《五分钟商学院》、《精英日课》、《关系攻略》、《硅谷来信》、《前哨》、《熊逸书院》、《超级个体》、《今天》、《北大经济学课》、《罗辑思维》、《樊登速读》,有人肯定会问你能看完?能,一个专栏平均一分多钟,就是看,不要去想太多,了解一个概况即可,记住主要观点和文尾的问题就行了。

7:15——8:00,步行上班和早餐时间,利用2倍速听上述11个专栏。

12:00——12:45,午餐及散步,思考3-4个专栏的课后问题并用讯飞语记写下回复。

17:00——17:,10,速读《大局观》、《伯凡日知录》、《家庭教育宝典》3个专栏和《每天听本书》、《马徐骏说杂志》、《知识新闻》。

17:10——17:40,步行回家,利用2倍速听刚速读完的几个产品。

20:00——20:30,速读并快听《商业内参》、《聊科技》、《老浦识字》3个专栏。

20:30——21:15,思考2-3个专栏的课后问题并用讯飞语记写下回复,整理当天学习笔记并发到简书、朋友圈和小密圈。


可见,我真正专注用于“得到”的大段时间只有每晚的一个多小时,大多是结合其它事完成的。下面我再解释一下这几个步骤。

1、速读,这一步追求的不是阅读质量,而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原来我没有这一步而是直接听,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体验,听的过程中一旦注意力不集中,比如盯红绿灯、避让自行车灯之类的,就接不上了,有时又很不方便拿出手机来看一下文字。

2、快听,有了前一步,2倍速根本无障碍。其一,速读越快你的精力越容易集中;其二,即使其间注意力有了偏移,你也很容易迅速切换回学习场景。但这一步还需要边听边想,带着速读到的核心观点和问题去思考。

3、输出,其实每次输出与输入之间都有大段时间,当然这对你在留言区先拔头筹获得大量点赞很吃亏,但关键不是求知吗?留出一定间隔挺有好处的,让新知识在你的大脑后台,也可以说是在潜意识里流动,很多突触的链接你感知不到但却实实在在发生了,然后再挑选出特别有建设性的问题进行回复。

4、加固,人生就是复利和复盘。写下知识笔记,对今日所学展开“知识审计”,去粗取精,固化新知,就是复盘,也是为了复利。


最后,我要说,这个方法还是有很大科学依据的,比如看和听两种维度输入效果更好;保持一定量的输出能够倒逼输入;至于快听,著名的《连线》杂志2017年2月刊专门撰文讲了这种高效率学习技能,保持一定的速度压力你会更集中注意力。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676评论 25 709
  •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GDW)- 面向对象的用电信息数据交换协议 - 报批稿:20170802 前言: 排版 ...
    庭说阅读 11,311评论 6 13
  •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读书主义 更多精彩等着你!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
    米米粒粒阅读 34,912评论 9 209
  • 使命宣言 为了实现健康身心灵的传播,我愿意成为合格的示范者、分享者和影响,践行“我说的就是我做的”,进行健康身心灵...
    潘潘_1w9阅读 546评论 0 1
  • 在感性中迷失 在理性中惊醒 该承认偶尔的感性不过是因为自己消化不了某种堆积着的东西 我说不清那是什么 但自己要适时...
    风雨栖海阅读 3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