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把孩子人生方向盘的日子终究是有限的。
这两天看了李玫瑾教授关于养育,教育孩子的视频,感同深受,故以文记录。
说起人从出生到成长到18岁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路径:
1.0-3岁的情感建立期
2.3-6岁的性格观念形成期
3.6-18岁的能力知识培养期
4.大于18岁的自我价值定位及实现期
而在这四个发展路径中,最重要的阶段为0-6岁的养育期。
一、0-3岁的抚养期,是情感建立的核心阶段—重在养
6个月前的婴儿可以说是最无助的时段,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只能用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养育者与婴儿亲密关系也就通过无限满足婴儿的条件从而建立,婴儿通过气味,相貌,声音区分出直接养育者,进而形成依恋关系,而依恋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后期亲情与友情的开展。
记得有一次姐姐离家,但是未满半岁的孩子无人照管,所以由我顶上。我穿上姐姐的衣服,蒙上脸,乔装成孩子的妈妈。然而,在漆黑的房间里,在她醒来的第一声啼哭发出后,便再也没有停止过,直到她妈重新回到她身边。假装的毕竟真不了,即使有混淆的气味,抹去的相貌,依然骗不过孩子的感觉,母子相连的心跳。
0-3岁,尤其是6个月以前养育者几乎湮灭式地育儿,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认为这个世界是我一个人的世界,世界的核心就是围绕我一个人的意志在转。养育者几乎把所有的时间与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在养的过程中,让孩子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是这个阶段的核心。
二、3-6岁的性格观念形成期,是规矩观念的形成期—重在育
育的成本随着孩子年龄的上升,只会越来越高。5岁的时候,你不满足他,他最多会满地打滚,但是到了15岁,他会离家出走。
李玫瑾教授对于育提出了五个关键词:
克制任性、防止压抑、延迟满足、防止自私、经历挫折
1.克制任性
学会对孩子说不。
案例:家里有很多小汽车,但经过商场的橱窗,他还是哭喊着要买新的。这个时候从商场把孩子抱回家,放到卧室,做到四不要:不打,不骂,不说教,不走开。
四不要背后的意义:
不打不骂:不以身体优势占孩子便宜,不以暴力(力量或语言)解决问题。
不说教:失去理智的情况下,说教不起作用。
不走开:孩子需要观注,他闹就是闹给你看的,他需要你这个观众。
做到这四点,接下来便安心看他表演,孩子总有哭累的时候,稍稍给些关爱,帮他擦擦眼泪,或许他会误解你心软,只要有闹意上见升的现象,便退回继续看他表演。待其完全平静,可以让他说服你,为什么要买那辆小汽车。
在我看来这一段有三个作用:
1.孩子在得不到想要的东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平复的过程,不应该压抑;
2.以暴制暴会将孩子引向一个极端方向: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3.沟通是有效果的。
2.防止压抑
如果要求永远都得不到满足,会压抑孩子的性情,这个时候父母们可以选择三次满足一次,让其不至于太压抑。不然孩子有可能会一直耿耿于怀,长大后疯狂弥补自己。
3.延迟满足
通过延迟满足增强孩子意志力。用诱惑的方式,比如给孩子吃他最爱的零食,比如巧克力,小饼干。三天给一次,待养成习惯后,你跟他说这次给你一块,如果你三天后吃掉了,那三天后的那次就没了;如果没吃掉,到时我再给你三块。跟他作个约定,待三日后,如果发现他吃或者没吃,你都守好约定(不给或给三块)。通过这种方式告诉他等待可以获得更大的满足。
4.防止自私
自私是孩子的天性,一直是被照顾者,被关注者,最好的永远都给你,大人不需要你帮忙。孩子便形成了我只要管好我自己就好了,我自己有的吃就好了,无需管其他人。所以有A君把一盆猪大排全吃完也未想起父母还没吃上一块的窘况;有B君因失恋而选择纵向跃下高楼,而留悲痛欲绝双亲的惨剧;有C君啃老而不知耻的理直气壮……
嗯,惭愧地说,以前我也这样,在自己家的时候,我永远是第一个上桌,吃到最后一个下桌的人,喜欢的菜可以吃一大半,不喜欢的菜坚决不碰。在阿姨家生活的这几年,让我有了别人的意识,集体的概念:等烧饭阿姨忙好,大家一起吃;如果有人还没到家,把他那份留出来;喜欢吃的东西,学会手下留情,不喜欢吃的,出于均衡营养角度考虑,选择少量地吃……
5.经历挫折
挫折的忍耐力与意志力相关,而意志力是靠体力培养出来的。所以孩子小的时候需要经历体力之苦。想起小袁同学小升初的狼性军训:肩扛圆木,被高压水枪扫射,在草地上匍匐前进……让体力之苦的记忆帮助孩子克服以后的困难。
三、6-18岁的能力知识培养期
3岁之内有恩于他,3至6岁立威于他。而在接下来的6—18岁父母最需要做的是发掘孩子的能力,培养他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
智力是靠遗传的,但是能力是可培养的。一个人聪不聪明是先天的,但是学习能力,生存技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
而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是观察孩子的天赋趋势,兴趣所向;努力拔高孩子的优势,最终帮助孩子在具优势的位置找到一席之地。而不是让其成长为千篇一律的无力挣扎或茫然的成年人。
我以前一度很绝望,因为认知自己的聪慧有限,但是却一直不甘于“小姐的志向丫鬟命”。后来在李笑来的文章中发现,智力的缺陷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反思,总结能力进行弥补,让原本困惑的自己内心有了一道希望之光,支撑着自己继续往前走。
四、18岁之后的价值实现期
孩子建立起了良好的情感依恋,拥有了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获得了一技之能,那18岁之后便是通过社会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0-6岁的情感与性格培养是孩子后期成为什么人的关键期。
你冷漠,他回应你无声;你关爱,他反刍你温暖;你纵容,他反馈你自私;你约束,他回馈你底线。
在一次次的目送中,孩子在被养育的冷暖自知里,种下爱恨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