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小和尚学剃头,没有那么多人可以练习,就拿冬瓜开始练。反正冬瓜也是圆圆的,有一层绒毛。
每次小和尚练习完,就顺手把剃头刀插在冬瓜上。久而久之,就成了习惯。
后来,小和尚就开始给人剃头。剃完后,处于习惯的力量,将剃头刀顺手一插……
你看,习惯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行为。
我们知道很多人牛,知其牛,更要知其所以牛。
李尚龙说,这个时代里,失败者失败的原因迥异,成功的人成功的原因却大致相同。
很多牛人的共性是,他们都拥有以下的思维习惯。
1.积极做出改变
每次出去逛街买衣服,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女孩子换上新衣服站在镜子面前,说,“哎呀,我真胖啊,肚子上肉好多,小腿真粗……”
旁边的朋友或售货员安慰一遍,“你不胖,哪胖啊,这不挺好的嘛。”
“要是我能再瘦一点,肚子上的肉外少一点,这件裙子一定穿得很好看。”那个女孩子继续一脸郁闷地把自己从头到尾嫌弃一遍,从头发丝到脚底,全都觉得不满意。
朋友要么继续安慰,要么呵呵傻笑不说话。
每次,在旁边听见这样的对话,我都在心里暗暗说,“觉得自己胖就减肥嘛,管住嘴,迈开腿,一般情况下,都能慢慢瘦下来的。”
我当然不敢明说,怕被揍。
在这世间,很多情况我们难以改变,比如明天是下雨还是出太阳。但也有不少情况是我们能控制的,比如自己的体型,比如几点起床。
胖的时候,接受现在暂时胖这个事实,然后积极努力地锻炼,才是王道。
我有一个朋友,真的是易胖体质,喝凉水都能长肉,不吃饭也长肉。她虽然胖乎乎的,但是每天都乐呵呵的。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要从一个快乐的胖子,变成一个快乐的瘦子。”
当一个人真正接纳自己又勇于挑战时,浑身都散发着光芒。
见过她在跑步机上浑汗如雨,也常常被她一天跳绳两千下吓着。虽然每个月都只能减重一点点,但是她仍然在坚持。
牛人们的第一个习惯是,不被环境所改变,对现状不满时,积极做出改变,而不是抱怨,然后习惯这种不好的现状。
一直特立独行的猫在《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梦想时》一书中讲到: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困惑谁都有,但成功只配得上勇敢的行动派。别让你的青春浸泡在抱怨和倾诉中,也别让每一次朋友聚会变成祥林嫂集合。如果你不想被负能量所包围,那就试着聊点振奋人心的话题,像那些积极勇敢的创业者那样向周围的人汲取更多的正能量,让着眼睛也能闪着亮晶晶的光芒。
告诉自己“试试看”,而不是“这个我做不了”。积极采取行动,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改变生活里阳光的方向,从变换一个习惯方式开始。
2.努力要有方向
看《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一书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杨熹文讲的一个肉串姑娘的故事。
肉串姑娘是一个25岁的留学生,为赚取昂贵的生活费,每晚在烤肉店打工,从晚上六点到深夜两点,工作的内容是串肉串。
既要读书,又要打工,每晚睡四五个小时。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励志的故事。
这份工作,肉窜姑娘做个整整两年。
作者杨熹文最开始也在餐馆里打工,但是她在于客人的交流中学习英语,把餐厅里的洋人当免费的外教,去超市也多和收银员聊两句,英文突飞猛进。
有空的时候,杨熹文就会花时间看华人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当杨熹文把招聘信息拿给肉串姑娘看时,肉串姑娘认为好不容易熟悉了一个地方的环境,换来换去纯粹是瞎折腾。
后来杨熹文学了驾照,换到一家西餐厅做服务生。听说做调酒师赚钱,又花了600块学习调酒。对此,肉串姑娘的反应是,600块得打多少工才能赚得回来,为了那一点加薪,还不如守着一份熟悉的工作好好干。
肉串姑娘每晚串肉的姿态比谁都努力,但是这种逆来顺受、毫无方向感的努力,没有让她成为更好的人。
而杨熹文,换了5份工作,每份工作都学了新东西,工资也慢慢变成了一年前的1.5倍。
肉串姑娘的事情不是个例,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早出晚归又特别努力的人,但是因为没有方向感,他们的努力就像《穷爸爸富爸爸》里讲的“老鼠赛跑”,永远在跑,但是总在原地打转。
杨熹文在文末写道:
上天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公平豁达的,可是它不会对一种努力给予慷慨回报——这种努力缺乏方向感,徒劳无功,逼迫一个人对生活认输,又毁掉他进步的全部可能。努力从来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努力,而是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能够保持持续向上的目标生活才会是一部进化史。
牛人的第二个习惯是他们的努力有方向感,以终为始,知道从哪里开始,更知道从哪里结束。
人生这件事,不是努力就够了。有方向感的努力,才能让我们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3.要事第一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一书中提出个人管理关键的一点是——要事第一。
《好习惯,坏习惯:突破个人生活和事业瓶颈的14种习惯》一书也讲到了要事优先的习惯:如果我们没有学会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那么,我们怎么能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条不紊?
时间管理四象限把事情划分为四个象限: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有时候忙忙碌碌却没有一点成长,很可能是忽略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这些事情短期内也许看不到效果,但长期被忽略,我们就会逐渐沦于平庸。
史蒂芬·柯维提出了个人管理的4个步骤,我们都可以尝试运用:
①确定角色
我们一生会扮演许多角色,可能是父亲母亲、子女,朋友,在工作中也有不同的角色。
写下自己都一些关键角色,罗列出来,会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比如说,在工作中,我的角色是教师。
②选择目标
每个角色的目标可能更不相同,为每个角色制定一周的目标,最好让这种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关联。
③安排进度
确认角色并制定目标后,为每个目标安排进度、安排实施方案。
实施的时候,要注意秉承要事第一的原则,为要事预留时间。
④逐日调整
完成这个一周目标的中途,可能会有突发事件,所以要根据突发情况和意外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按照这四个步骤一一践行,当每个角色的目标完成后,相信你能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转换角色和场景,不仅可以放松大脑,而且能提醒自己在某个角色中有没有用心,比如说有没有因为投入工作而忽略了家人。
牛人的第三个习惯是,要事第一,从不会因为忙碌而放弃做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
《习惯的力量》提出,我们每天做出的选择似乎都是精心决策的结果,其实不然。这些选择都是习惯的结果。你吃饭时点的菜,每天晚上对孩子们说的话,锻炼的频率,以及你的思维组织与日常工作安排,对你的健康、工作效率、经济保障都会有巨大的影响。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一个好习惯能让人走得更远,路更开阔;一个坏习惯,会在不知不觉间将人拉入深渊。
学习牛人的好习惯,积极践行,助力自己都成长。
请相信,每一次运用这些习惯,你都离更美好的自己又进了一步。
如果您喜欢大脑帮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