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来土掩”,是悲剧英雄鲧被选派治水而采取的办法,修水堤防洪水,历时九年虽有所缓解但收效甚微。
鲧的下场也很悲剧,由于反对舜称帝,被舜所诛杀,他的儿子禹治水十三年,吸取了鲧的失败教训,治水成功,后又成为部落的新首领,这是正史所载资料。禹当时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帝舜是他的杀父仇人,另一方面这位强有力的天子又急需拉拢他。在这种情况下,禹要做何选择呢?是与舜战斗到底呢?还是屈服于舜的政权呢?禹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接受了舜的招抚,与中央政府和解。这一定是个艰难的选择,但禹深知自己不是舜的对手,无法与他抗衡,唯有隐忍才是上策。舜又是很有心机的人,表面上拉拢禹,实则想找机会除掉禹。“大禹治水”背后,其实就是一个政治阴谋。
来看看《史记》的一段话:“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从这里可以看出,舜在杀了鲧之后,对外宣称鲧的罪名是“治水无状”。这是一个十分牵强的理由,治水治不好就要杀头,谁还敢去治水呢?可是舜偏偏要让禹去治水,这不明摆着要借刀杀人吗?只要到时禹治水无功,照样扣上一个“治水无状”的罪名,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除掉这个心腹之患吗?再来看看《尚书》的记录。帝舜给禹下达了一个命令:“你去平定水土吧,要好好干啊。”注意禹的回答,他没有答应,而是当即婉言拒绝道:“这件事还是交给契、伯益、皋陶等人吧。”为什么禹要拒绝?他看得太明白了,这是明摆着在我脖子上套上绳索,洪水那么好治理吗,搞不好脑袋搬家还要遗臭万年。帝舜当然不同意了,一句话顶了回去:“还是你去完成这个任务吧。”看来是没得商量了。治水这件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只要失败,一定会死得很难看,禹只能背水一战了。禹认真地研究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验,认定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工具太有限了,没有钢筋混凝土,堤坝建成后,还是松松垮垮的,根本无法抵御洪水的冲击。要怎么办呢?既然用堵的办法不行,就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分流,分流到水少的区域。这个办法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在工具那么简陋的年代,要人工疏通河道,谈何容易!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所谓“三过家门”,是孟子的说法。《孟子》的原文是这样的:“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三过其门,不是说有三次路过家门,而是指多次。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呢?这个故事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认为大禹是大公忘私。此情让人生疑,路过家时进去看看老婆孩子,怎么就成了“有私”呢?这会影响到工作吗?就算有影响,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吧。这个故事与瞽叟杀舜的故事一样,很不合常理,背后肯定还有不为人所知的故事。再看看司马迁的《史记》是怎么写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这里注意一个细节,孟子写的是“三过其门而不入”,司马迁写的是“过家门不敢入”。
“不入”与“不敢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表达。“不入”是我不进去,可能我很忙,我责任重大,所以我不进去了。“不敢入”是我想进去,可是我害怕,不敢进去。那么禹害怕什么呢?司马迁写了,“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原来他心里念叨着帝舜以“治水无状”为罪名杀了父亲鲧,他害怕自己要是也无功,免不了也遭到杀害的命运,所以“劳身焦思”,脑袋上面挂着一把斧头,所以他经过家门时不敢进去。
美国当代思想家尼尔·沃尔什曾有一段关于历史的精辟说法:“你们教的根本不是历史,而是政治。历史本应对真正发生的事,做充分而精确的记载。政治却从来不关乎真正发生的事。政治总是关于所发生的事的某某人的观点。”
帝舜派禹去治水,显然是别有用心的,根据史书的记载,大禹治水时,帝舜派了两个人去协助,一个是伯益,一个是后稷。显然,这两个人是帝舜派去监督禹的,就是两个密探,任务就是要抓住禹的小尾巴。可是禹何尝不知道自己的险境,他表现得小心翼翼,无懈可击,以自己的大智大勇化解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