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彼人君
当袁承志还是一个十岁小孩的时候,金庸写他“灵动活泼,面貌黝黑“,小小袁即使遭受了灭门惨祸,但总体还是不脱一个聪明阳光的小孩形象。但这样的袁承志却被人讥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长大后的他,乍一看,更接近于后来的郭靖形象,显得“钝”而“拙”
那么,从聪明孩童,到朴拙少年,袁承志为何会有这样的转变呢?我认为一部分原因,是金庸要为下一本书写郭靖蓄力,但从书本身来看,我却要给出另一个更简单也更靠谱的回答
——宅出来的。
袁承志拜穆人清为师。穆人清,人称神剑仙猿,从来神龙见首不见尾。自然要找华山这样一个幽僻绝俗的住所,方才当得起他身份。只是对于小小年纪的袁承志来说,雄奇险峻的华山固然可供赏玩,但要住下去就难了——
“过了三天,袁承志心急起来,做手势问师父在甚么地方。
哑巴指指山下,袁承志示意要下去,哑巴却摇头不许。袁承志无奈,只得苦挨下去,与哑巴言语不通,险峰索居,颇苦寂寞,忆及与安大娘母女相处时的温馨时日,恨不得能插翅飞了回去。”
这三天,可以让我们窥见后来袁承志十年华山生活的缩影:“苦挨”、“恨不得插翅飞了回去”……这些问题,以后的小袁同样要面对。这十年,随着他的成长成熟,武功精进,主观心境自然有变,但客观条件却大同小异——“险峰索居,颇苦寂寞”,穆人清为闯王事业奔走,常常三四月不在山上;木桑也早一推棋盘,飘然远去。与袁承志作伴的,只有哑巴与两头猩猩——基本不给他说人话的机会。别看后文写学武弈棋何等热闹,但我认为,寂寂寥寥才是华山常态。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年。这十年里,袁承志一步也没下过山。他练就了一身武林数一数二的功夫,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技术宅,还在机缘巧合之中发现了金蛇郎君的秘宝。但是,当他真正迈出下山的第一步时,我们发现,作为一个在华山上宅了十年的男人,袁承志要学习的,还有太多太多。
一 爱情
在21世纪,即使是宅男,也可遍览二次元三次元的美女。但显然,袁承志没有这条件。因此,打从上次与安大娘母女见面后算起,他十年没有见过异性了。
下山后,他遇见的第一个女人是红娘子,但后来他想起这位大嫂来,却把她当女侠,当同志,当豪爽男儿,就是没当女人。好似为了凸显他心中模糊的性别意识,金庸安排青青与他相遇时,偏偏就让她作男装打扮,让他惊得呆住——“天下竟有如此美貌少年”。一段好姻缘的开端,竟是如此的阴差阳错。
他后来想起来,还恨自己的糊涂:碰到她的手,“这人的手掌像棉花一样,当真希奇”;闻到她身上的脂粉香气,也解释成江南富贵人家的奢华习气;进了她的闺房,明明就是黛玉式的古典仕女布置,却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安小慧来了,她使小性子拈酸吃醋,更是摸不着头脑……
想想也是难为他。宅了这么久,连女孩子都没有见过几个,连她的女儿身都轻易认不出来,遑论去解她的女儿心?她忽喜忽嗔,忽哭忽笑,在他心里,可抵得上千万座五行阵了,明明是个“易寒强敌胆”的大高手,拿青青却简直没有办法。
但缘分到了,这又算得什么呢?她这样的女孩子,出场时便是小强盗,与后来扮作小乞丐的蓉儿相仿,她们命定的那两个少年,却凭着一颗纯朴甚至懵懂之心,拾到了蒙尘的明珠美玉。人说袁青是一行清泪定终身,那是青青。小袁却不尽然,他这样的侠义少年,起恻隐之心出手相助也不出奇。但在月色溶溶下的玫瑰小亭里,她吹曲子给他听,他不通音律,却能听出其中的无限愁苦,替她护着玫瑰小亭,不教它被人糟蹋——她的小性子他一时解不了,但他却真懂她。说来才是千里姻缘使线牵,宅男定律休想棒打鸳鸯。
而她的美,她的好,她的少女温柔,也渐渐在他眼前展开了爱情的一片新天地——
“他生平第一次领略少女的温柔,心头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又是甜蜜,又是羞愧”
“两人都是心中有愧,一路上再不说话,有时目光相触,均是脸上一红,立即同时转头回避。心中却均是甜甜的,这数十里路,便如是飘飘荡荡的在云端行走一般。”
青青……忍不住又想:“我说了喜欢他,他却又怎地不跟我说?”这一晚翻来覆去,又怎睡得安稳?
……
小儿女的初恋情怀,跃然纸上。
金书笔下,能够这么细致的描写一段感情的发展历程,实属少见。
更进一步,却是秦淮河上,听曲吹箫之时。《红楼梦》中有宝黛共读《西厢》,《碧血剑》中,也有袁青共听《桂枝儿》。
说是小袁情悟《桂枝儿》也不为过:
……袁承志听到这里,想起自己平时常叫“青弟”,可是她从来就不叫自己一声“哥哥”,只是叫“承志大哥”,要不然便叫“大哥”,不由得向青青瞧去。只见她脸上晕红,也正向自己瞧来,两人目光相触,都感不好意思,同时转开了头……
……袁承志一生与刀剑为伍,识得青青之前,结交的都是豪爽男儿,哪想得到单是叫这么一声,其中便有这许多讲究,想到曲中缠绵之意,绸缪之情,不禁心中怦怦作跳。
青青眼皮低垂,从那歌女手中接过箫来,拿手帕醮了酒,在吹口处擦干净了,接嘴吐气,吹了起来。袁承志当日在石梁玫瑰坡上曾听她吹箫,这时河上波光月影,酒浓脂香,又是一番光景,箫声婉转清扬,吹的正是那“挂枝儿”曲调,想到“我若疼你是真心也,便不叫也是好”那两句,灯下见到青青的丽色,不觉心神俱醉……
“我若疼你是真心也,便不叫也是好”……谁人不醉?
她第一次以女装示人时,他的惊奇恐怕大于惊艳,但今天,他才知道,原来一个女孩子,竟可以美成这样子。所谓“女为悦己者容”,而这美,却是为他盛开的。
她的美与爱情,启开了他的性别意识,也彻底俘获了他的心。一段宅男拯救落难白富美的传奇,也就渐渐地向小腹黑与傻姑娘的故事过渡:若说青青的小性子,起初曾让小袁不知所措,但之后也就死死吃定了这小性子,知道她嘴硬心软。就像她说过的,“谁闹了,要闹也是和你闹”,他也就宠着她,由着她,笑吟吟地道一声,“你呀,就是小心眼儿\孩子脾气……”不知的读者,只见她小性,但他却甘之若饴。
但他也有险些失去她的时候,三联版中的小袁,救下重伤断臂的阿九,抱她回来,却被青青疑为负心薄幸。青青负气出走,打算葬了母亲骨灰就去寻死。没想到遇上温家五老与何红药,真个险些丧了性命。
袁承志见到她留下的纸条,失魂落魄,自思:“我待她一片真心诚意,她总是小心眼儿,处处疑我。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但求心之所安。我们每日在刀山枪林中出死入生,又怎能顾得到种种嫌疑?青弟,青弟,你实在太不知我的心了。”想到这里,不禁一阵心酸,又想:“她上次负气出走,险些儿失闪在洋兵手里,这时候兵荒马乱,却又不知到了哪里?”
小袁这一叹,却也是实话——“青弟,青弟,你实在太不知我的心了。”到头来不知心的,却变成了一向“聪明”的她。明明从初恋、定情到鸳盟早定、相伴白首,青青已拿下了小袁爱情的大满贯,无人可以争锋。她却要凭空造出些假想敌来,叫小袁和我们担心。
张纪中的07版《碧血剑》,结尾处有一笔加得好,当小袁打败玉真子时,与青青再度相拥,她对他说,“大哥,对不起”。看到此处,我不禁会心一笑。所有的小性、猜疑、患得患失,终如春日融雪,消弭无形。化作这一声“对不起”,也是值了。
虽说最后这一次出走,青青是错了。但在这里,还是要为青青辩一句,许多人因为她的小性子不喜欢她,更有很多人认为袁承志真爱的是阿九,对她只是责任。但是,就像最后书中说的那样,虽爱使小性子,但她却是个好姑娘,值得你去细细品读出她的好来。况且,金庸写袁青,妙在绝口不提爱字,但比起他笔下那些“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CP们,却另有一番滋味。这明明就是作者独一份的爱宠,知道他们是一双俗世小儿女,也就没有什么浓墨重彩的酣畅之笔,只有纤毫毕现的工笔细描。让两人间点点滴滴的好,细水长流成了不舍昼夜的江河湖海——也彻底把我降服,成了袁青死忠粉,就算是金庸,也不容他伤了这美好一丝一毫。至于阿九(仅限于三联版),我和小袁一样怜惜她,只是她再美,也只能是单箭头。小袁对她,除了一个美丽而古怪的小姑娘外,再无其他印象;要不是躲入她寝宫,恐怕他一辈子都不会知道她的这番心事。即使知道了,也无以为报——他的心,早就是青青的了。
到他们携手同心,在碧海蓝天里扬帆远去,去到渤泥国过那一世的静好日子后,小袁是否还会回忆起当初那段青涩的,刚从宅男开始转变的时光——固然可笑可叹,但也为他们留下了独一无二的爱称“青弟”,堪与张丹枫对云蕾的“小兄弟”媲美。
二 江湖
其实袁承志的江湖路,却没有受到他宅男生活的多大影响。除了开头时与石梁派的一番交手,让他体味一下江湖险恶,初出茅庐的少侠不要掉以轻心的道理,顺便打上几架,让他明白江湖上以力服人,就是以力服人的道理。小袁的江湖路,却算得上是无课可上了。
在后文,他在武林中,可谓驾轻就熟,如鱼得水,丝毫不露“宅”之痕迹。金书男主角里,能够当上“武林盟主”这个特殊职位的人不多,袁承志可算一个。看他处理江湖事,老练世故,举止合宜,与前文简直判若两人,甚至有灰色地带在——焦公礼闵子华一番仇怨纠葛,在探明闵子叶死因后,若是换做郭靖乔峰等人,怕早已忍耐不住出头,但袁承志却另有考量,直到发现太白三英的汉奸身份,才是有干大节,不得不管。否则,焦公礼性命如何,着实难料。
我想,这样写,也是表现他的事业重心,并不在这江湖上。武林地位,有了便有了,没了也不打紧。就好比他做武林盟主,其实降服的武林人物,并无出彩之处,但其中有着群盗首领,他们统率的盗匪,多加训练便可变作兵丁,倒是一支要握到手里的潜力股,才像是他督师之子的考量。
三 家国
不被他岳父和父亲的光芒迷了眼,用不苛求的眼光去看小袁,你会发现他简直是传统武侠的男主角模板,他的人生也是个老派的武侠故事:惨遭灭门的忠良之后,世外高人的关门弟子,红颜知己相伴的江湖路,为国为民的侠客行……到最后更是扬帆出海,在海外开出一片新天新地来。这样的人生,照理说是十分圆满的,但小袁的人生,却有一份永远无法弥补的缺憾——空负安邦志遂吟去国行。
起因是:十年华山,宅出来个一颗红心向闯(min)王(gan)。
袁承志原本出身山宗,山宗的叔叔伯伯们,虽然对闯(min)王(gan)的使者以礼相待,但政治立场却是泾渭分明。照理说,袁承志应该继承这立场才对。但童年时的他,由于依恋崔秋山,便要跟了他到闯(min)王(gan)军中去,小小孩童,自然不会想那么多。
但长大后,他却有着非常明确的政治立场——相助闯闯(min)王(gan)。十年华山,他武功日进,但天下事却是千变万化。他除了武功以外,所知甚浅。纯然是一张白纸,只等人来涂抹。
而崔叔叔教的伏虎拳,师父穆人清为闯王事业奔走的身影,在他心中种下了第一颗向往闯(min)王(gan)的种子。下山时他见到了闯(min)王(gan)本人,备受礼遇,更被这一代枭雄的人品气度折服,效力之心更深一层;见到李岩夫妇,听他们纵谈天下大事,袁承志“茅塞顿开”——他明白的是什么,想必你也猜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