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与本书无关):
对于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倘若你希望通过读书来快速提高自己,你可以这样做,今天分享两点:
一、学以致用
在阅读之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这个问题看似没用,但它是整个阅读的核心。
带着在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读书,来寻找答案,从而能够马上做到学以致用,同时又解决了问题,这样知识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否则,学了之后没用,一是知识更新的快,二是,过些时日就忘了,所以你还不如发发呆,跟朋友看看电影、吹吹牛,放松一下自己来的更实际。
二、记笔记
怎么记,要做到有骨、有血、有肉(有核心、有论点、有感受)
目的是,融汇贯通,做到内化,让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原有知识库产生化学反应。否则A是A,B还是B,很容易产生分离,时间长了也就忘了。
以上两点对于我来讲是多么痛的领悟。。。
简单说,是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
一、关于本书
《思考结构力》这本书是实操性的工具书,它的核心观点来源于《金字塔原理》,作者像剥洋葱一样的,一层层的帮助读者建立起对本观点的全貌认识,相较于“金字塔”这本书而言它更浅显易懂,从始至终都在围绕这个主题,并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者优于后者,而是“金字塔”这本书信息量太大,需要你的思考力与逻辑力更强一些。
结构思考力是我们职业人的基本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思考(解决问题、决策)和表达(写作、口头沟通、辅导)等方面都是一个基本思路。我们不妨先从《结构思考力》读起,建立我们最初的思维框架。
二、本书能够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1.有时,问题 / 信息会像洪水一样的一股脑儿冒出来———然后淹没你。(输入)
你要出去时,你的妻子让你顺便买点东西回来,她说:“看到电视上有那么多葡萄的广告,我现在特想吃葡萄。”
你穿衣服时,她又说:“也许你可以再买点牛奶。”
你穿上大衣,她说:“咱家的土豆不够了应该再买点土豆,对了鸡蛋也没有。”
你走到门口,她又说:“再买些胡萝卜,也可以买些桔子。”
你按下电梯按钮,妻子说:“还有咸鸭蛋。”
你走进电梯,妻子又说:“再买些苹果和酸奶。”
。。。。。。如果没记住,是因为你太笨吗?
2.甚至,你的思维 / 表述是漂浮的,想到哪里是哪里———杂乱无章。(输出)
张先生打电话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的会议。李先生说他不介意晚一点开会,明天也可以,但是明天十点半之前不行。唐先生的秘书来电话说明天要晚些时候才能从法国赶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有人预定了,但是周四还可以预定,我看了下会议时间订在周四上午11点比较合适,您看可以吗?
本书能帮助你:
1)面对复杂信息时,它是一个抓手,能够更快的帮你捕捉到核心的论点、问题的本质;
2)你思索问题时,它是一个指南针,能够更快的帮你建立起思维的框架;
3)你向对方阐述观点/回答问题时,它是一个万能表述法,能够帮助你的受众去更好、更快的理解你所表达的意思。
抛去以上,这本书总体而言,比较适合于职场人士阅读。
这一切都指向:让你清晰的思考、有力的表达。
三、什么是结构?
书中有这样一幅图,你能够快速的记忆下面的图案,并做到永生难忘吗?
在《赖声川的创意学》一书中,是这么评价结构的:“内容必须找到形式,形式必须配合内容。让形式显现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对结构的认识。”
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一个业务员而言,他的结构可以是这样:
1.顾客:痛点与需求;
2.公司:优势与劣势;
3.对手:优势与劣势。
这就是一个业务员在面对提案竞争的时候所需的基本逻辑要求,然后再依照这些点进行细化学习、分析和讨论,采取一步步的对策。
所以,对结构的认识必须从认识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开始,因为事物就是部分所组成的整体。简单地说,结构就是事物秩序。
万物都有结构,如果能看到事物的结构,就可以开始探索它如何运行。
百科中是这么定义结构: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四、结构化如何习得?
为什么有些人无论在分析多么复杂的问题时,都可以做到非常清晰和精准呢?原因在于,他们从结构化的视角看待事物,既能自己总结提炼相应的结构模型,又以大量的现有模型来分析问题。
以下是我通过思维模型导图的方式,对全书的逻辑脉络做的知识点提炼,重在帮助自己理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