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晚,一个人搭乘了火车回老家看望父母和刚生完孩子的老二。原以为会为闹闹哭着不愿跟我一起走而伤怀很久,却在一个人安静地坐在火车站等候上车时就已经将之抛在脑后。不如意的亲子关系也就那么回事儿,何必强求。
软卧车箱,独自看书,玩手机,难得的惬意自在。
车上遇到一个湖北黄岗开实体店的老板。这个男老板今年36岁,微胖,曾闯荡北京,担任过公司的技术项目开发经理,钻研学习精神足,视野开阔。之所以能坐同一列火车上相遇,是因为他错过了去深圳发展的机会,选择了留在北京,后来又因为家人而选择了回了家乡。这回却因为选择了自己中意的项目而去青岛学习返程才与我相遇。
也许相遇就是一种机缘。
他热情开放,在车上与我分享了他的创业经历,而且跟我详细介绍了这次考察学习的项目。更让我感动的是,他认真倾听了我的 一些想法,并鼓动我开始走自己喜欢走的路。
他目前和来自山东的老婆一起在湖北黄冈开一家保健类医疗店,在当地已小有名气。这次去青岛考察的项目叫墨疗,专门学习了两天,还获得了 一个优秀学习证书。他说,他学习东西非常投入,一个问题弄不懂,半夜都会去敲别人的门请教,否则他睡不踏实。这样,他在学习时获得了优秀学习者的认可。我听着他讲述那件钻研学习的小事,却非常佩服他的学习精神。这在一个三十六岁的人身上自然地展现出来,我觉得非常难得。也许,这就是他能创业成功的关键——肯学,肯钻!
一路上,聊着,俨然我们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中午吃饭时,他将随带的特色小吃分了一些给我,我吃得美味极了,觉得那次的泡面是最好吃的一次泡面。
我在火车上被他所讲的诸多关于诊疗过程中发生的真实事例感染着,觉得他是一个负责而又真诚地参与者,最为关键的是他为人显得坦荡。一下子,我真地就很想加入他的团队,去和他一起从事保健类 墨疗。甚至,后来回到老家,跟老妈讲了关于那个项目的事,没想到,妈妈没多加思索,就说:“你去学呗,反正有时间也有钱!”不过,这样的话,我不敢跟我的另一半讲,怕他又一种担心我受骗的眼神送过来,我受不了。
临下火车,我们互加了微信。到现在,除了中途他将我拉到了群里,我没有再跟他深聊过。
我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轨道,照常上班,照常接孩子,甚至照常锻炼、读书、追剧、码字,好像那次相遇没有给生活带来任何影响。只有我内心知道,那次相遇早在心湖中荡起了涟漪,只等待更大的石头来激荡。
写到这里,我就发觉自己是一个时常容易受到热情感染的人,总会冒出一些头脑发热的想法,却会在冷却后,丝毫不见行动。也许,关于财富与人生的梦想有时就在这种犹豫与平衡考虑中错失。也许,我确实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喜欢现在的安稳。
无论如何,于目前的我来说,做一个行动派,实在是一个白日梦幻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