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和玛丽两口子又吵架了。
吵架的原因是因为收拾浴室。
约翰的诉求是: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每次用完浴室,你顺便收拾一下,为什么就不听呢。
玛丽的诉求是:我一会儿会收拾的,这么点小事都不能包容我,你为什么一定要求我现在就收拾呢?
然后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战火升级到鸡飞狗跳,殃及池鱼的地步。
约翰的诉求背后想表达的是什么呢:你一点也不生重视我说的话,所以我对你来说一点也不重要。
玛丽的诉求背后想表达的是什么呢:就这么点小事你都不能包容我吗,我对你来说一点都不重要。
所以,他们的共同点是:被重视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为什么会这样呢?
约翰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他排行在中间,每次在饭桌上他讲的话根本就没有人认真听,根本就没有人重视。玛丽小时候父亲管教极其严格,如果一地的玩具没有马上收拾,父亲会马上给她扔出去。她潜意识里觉得父亲是不够爱她的。所以长大了她想找的爱人,能包容她的散乱,那是对她足够重视爱她的证明。
收拾浴室只不过是一件小事,那为什么他们会愤怒相向,直至战火升级呢?
因为愤怒有两个好处。
第一,愤怒有力量感,这种力量感麻痹我们心中的痛,让我们忽略审视我们的内心,不用碰触曾经的伤痛。
第二,能让对方有罪恶感,都是对方的错,都是对方的责任,让对方恐惧因为犯错可能被惩罚,达到有效控制对方行为的目的。
第三,当旧痛以争执的形式浮现时,愤怒提供给我们一个美妙的机会,去感觉自己是“对的”.
在这种谁该听谁的,谁有控制权的权力斗争中,愤怒有三种表达方式:攻击、情绪抽离、被动攻击。
攻击是公开的、明显表示愤怒的方式。通常包含批评、指责、怪罪、威胁、肢体攻击、下最后通谍等等。都能明显看出对方在生气,而且要你为他们的痛苦负责。
情绪抽离则是较沉默的表达愤怒的方式。沉默和大呼小叫其实可以同样暴力,也就是我们常说冷暴力。冷冷的看着对方不置一词,言外之意却是:“滚吧,去死吧。”或者冷冰冰的表情完全无视对方的存在,来暗示对方一点都不重要,所以对自己再也不能造成伤害。不管什么形式,总之效果都是:一言不发地让自己远离造成痛苦的人。这种方式只会火上浇油,把对方逼疯。
被动攻击则是,假装不介意对方的行为,却言语间充斥着隐隐约约的批评、讽刺、抱怨等。或者装作极度受伤,却并不直接指控对方故意伤害你,让对方觉得自己像个坏人。比如忘了对方的生日,对方明明很生气,却说没事啊,只不过是我的生日嘛,没什么了不起。
愤怒既不具有创造性、启发性、智慧和美感,也不能解决分争。怒气往往让人以排斥代替包容,让两个人越来越远。只是我们不了解的是,不管是任意发怒,还压抑怒气,都是可笑无用的行为。
我们也要想明白,我们到底是想要追求“我是对的”,或者我们自认为的“对的”,还是要快乐的生活。
那么如何沟通才正确呢?我们不妨这样说。
约翰:亲爱的,你什么时候收拾我都没意见,你对我很重要,我是爱你的。但是你随手收拾了,我再用的时候就很方便。
玛丽:亲爱的,你对我很重要,你的要求我都听见了,我会顺便收拾的/但是我习惯先护理完皮肤,再马上收拾的。
我们要去了解自己和对方怒火背后的原因,去直面自己曾经的伤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对方真正的看见。不要做那种吵赢了对方,却输了爱情的蠢事。当然也不能就一味的委屈压抑自己,讨好对方。有效的沟通,建设性的解决问题,才是真理。
祝你的爱情甜蜜顺遂呢。
晚安。
���-��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