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挑战,常常是自我成长的开始。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所承担的任务却不是我们自己想要去面对的,而被安排的;世界用它自己的方式向我们展现着他的力量。
在与这个世界不断的抗争中——是抗争,还是虚与委蛇,还是先抑后扬?——我们为自己选择的路途总是一路向上;
因为唯有向上,才能让我们更加明确的知道生活之美,时间之美。
勤奋,是一个形容词,而且是一个充满感性气质的形容词。
很美,却难以量化。
因为,我们很难去判断什么程度的努力,才算是勤奋呢?
一旦,我们用感性的方式去评价工作,就会因为缺少量化而觉得“鸡汤化”——的确是如此的,我们对于很多文章之所以会有“鸡汤虽美,不可贪杯”的评价,就是因为鸡汤没有量化,没有具象。
所以,我们要用结果来评价工作。
“力挽狂澜”,是结果。
把某事从崩溃边缘救起,这就是结果。
这个结果的确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加多的努力,因为要从崩溃回归到正常,需要查找原因,纠正偏差,保持力度,重新塑造等等一系列的工作。
所以,用这样的结果来评价勤奋,挺好的。
在力挽狂澜这件事情上,我们把时间用在哪些方面呢?
1. 查找原因——找出那些导致崩溃在即的因素,从现象看到本质,看到源头上去;
2. 纠正偏差——从源头上用力,拨乱,而后返正。
3. 保持力度——当事情慢慢回到正确的角度上时,要保持着力度,最好慢慢养成习惯,用新的好的习惯去替代旧的不好的习惯。
4. 重新塑造——坚持之后,就会有新的回报,好的回报。
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