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线条变化万千陕历博秦汉馆的萌“猪”先秦高超的漆器彩绘技术

 来源:西安晚报 05版 2024年03月02日

□文/凤霞 图/张倩

  简中见繁 以少胜多

  先秦工匠对细节的追求和丰盈想象力

秦·漆猪 陕历博秦汉馆藏 

汉·玉猪握 渭南市博物馆藏

釉陶杀猪俑 陕历博秦汉馆藏

新近开馆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近日展出一件备受关注的文物“先秦漆猪”。这件珍贵的漆器出土于凤翔县秦公一号大墓,代表着先秦时期的漆器工艺水平和文化特色,其憨萌可爱的猪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着富足和幸福。

这件漆猪自亮相以来,展柜前总是吸引大批观众围观、拍照。这件漆猪呈平躺酣睡状,四肢舒展,显得悠然自得,正如现场观众所说“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宠物猪仔”。这件漆猪高21厘米、长34厘米,从其身上残存的线条中能看出彩绘图案流畅的弧度走线和鲜艳、浓郁的颜料色彩,所有细节无不向观众展示着当时工匠高超的漆器彩绘技术水平。漆猪表面髹涂黑漆,作为底色显得庄重大气。猪身上的装饰图案则由圆圈纹饰和一道道光滑流畅的弧线组成,呈现出云气纹饰的效果,象征着自然界的云雾缭绕、变化万千,寓意着生命的起源和循环往复。一道道弧线形成一条条简洁又极富动感的纹带,简约而不简单,达到简中见繁、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无不展示着先秦工匠对细节的追求和丰盈的想象力!

无论从造型设计还是从体积大小、选材和制作工艺,这件漆猪无不体现着它的珍贵,彰显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猪作为古代农业的重要家畜之一

  被赋予勤劳、丰收、富足、幸福等寓意

先秦漆猪在反映秦汉时期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阐述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猪”文化的吉祥寓意。

据介绍,猪作为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早期单纯是为了食用,后来成为财富的象征。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猪作为人们重要的家畜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的食物来源,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猪具有好养活、长肉快、产量多等特点,因此猪在文化中被赋予了如勤劳、丰收、富足、幸福等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相信养猪可以带来好运和财富。在甲骨文中,古人依据野猪的外形将其称为豕,由豕衍生出了逐、家等字。由中国语言学奠基人王力主编《古汉语字典》中,指出“豕”和“彘”指大猪,“猪”和“豚”指小猪。也有学者认为甲骨文中的“豕”和“龙”存在着演变关系。古人在房下养豕便有了家。至迟到春秋时期,建立了固定的祭祀用牲制度,其中帝王祭祀社稷的规格最高共使用3种动物“牛、羊、豕(猪)”来祭祀,名为“太牢”,猪占据一席之位。考古发现,在西周都城镐京遗址的祭祀坑中,发现了与“太牢”用牲种类对应的动物骨骼,推测在该处大型建筑分布区域内,可能有西周国家级宗庙的存在。

猪作为12生肖之一,排在12生肖的末尾,它圆润的形象和贪吃的特点也被用来象征富贵和丰裕,常与福、禄、寿等吉祥元素相结合,寓意着繁荣幸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博物院以及很多博物馆中,都可以看到来自唐代的12生肖陶俑,其中就有猪的形象。此外,猪还在祭祀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被视为祭品,人们使用猪头、猪下颌随葬或者使用整头猪进行祭祀,用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今保存在西安博物院的绿釉陶猪圈,就是猪文物的一件代表作:小楼底层为相通的猪圈,圈内4只幼猪拥向猪妈妈争相吮乳,场景真实生动,小猪形态憨态可掬,充分展示了古人对猪的喜爱之情。

  秦人创先:夹纻工艺与釦器法的并用

  中国漆器的重大突破与创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朱学文介绍,秦漆器的胎骨制作工艺主要有挖制、卷制、削制等多种方法。在漆器的制作过程中,工匠会根据器形的不同,对胎骨制作选用不同的方法,有的仅使用了一种制作方法,有的可能是几种并用。与漆猪一起出土的还有漆勺、几案、漆盒等,其中漆勺主要运用了挖制的工艺,几案主要运用了削制工艺,漆盒运用了卷制工艺,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这件先秦漆猪则明显运用了削制、雕刻等多种制作手法。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交流频繁,这一时期的漆器工艺得到极大发展。这件漆猪来自秦始皇第18代先祖秦景公嬴石,那是一个奋发进取的创业时代。漆器作为从木器手工业分离出来的手工业门类,常见的一般制作大多数为具有实用功能的小件,如漆勺、漆碗、漆奁、漆盘、漆盒、漆豆等,大件如漆几案、漆椅、漆屏等外形相对规则的漆器。而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这件漆猪器形较大,表面并不是平直有规则的外形,制作起来非常有难度,那么先秦时期的工匠是怎么巧妙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朱学文介绍,要做一件漆器,胎骨制作是第一步。秦漆器的胎骨主要有木胎、夹纻胎、皮胎、竹胎等,在秦漆器的胎骨演变过程中仍以木胎为主,而且木胎胎骨由厚拙逐渐变得薄巧,随着人们对漆器需求增大,漆器胎骨也随之呈现其多样化,制作技法也进行了多次创新。如战国晚期的羊子山第172号墓葬出土漆奁、方釦和圆釦漆器的胎骨就更加薄巧。为了加固这些小巧、轻盈的胎骨,大部分漆器运用了釦器法,有的漆器甚至将釦器法与夹纻法并用。所谓釦器法是一种为了加固薄胎漆器,在漆器的口沿、腹、足等器胎较薄且容易破损的部位镶嵌鎏金、镀银的铜釦,或金、银釦予以加固的技法。夹纻工艺,即是用麻织品和漆灰在一定形状的内模上涂黏成型,待干后脱去内模的复合胎体,再髹漆而成。夹纻技术可有效防止木胎开裂,稳定造型,强化胎体的黏合强度。在秦公一号大墓发掘出土的其他漆器残片上,发现有部分夹纻胎质。

根据考古研究,在秦人的发展历程中,漆器胎骨的制作工艺虽然仍延续挖制、卷制和削制的主要制作工艺,但夹纻工艺与釦器法的并用,被誉为漆器彻底与木器工艺分道扬镳的标志。夹纻是在木胎的基础上新发明的一种漆器胎骨,这种胎骨在战国时期尚处初创阶段,而早在春秋时期的秦公一号大墓中出土漆器已有使用夹纻胎的迹象,明显早于其他诸侯国。从此意义上讲,夹纻胎应是秦人发明创造的。而挖制、卷制、削制和与雕刻等并用的技法,充分彰显了秦漆器制作工艺的特色。这些技法的出现与运用可谓中国漆器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对推进漆器制造工艺的改进、漆器艺术风格的演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这件先秦漆猪仅胎体制作便应用多种技法,工匠在胎体上涂饰多层底漆,以保证漆器表面的光滑和平整,然后在底漆的基础上再运用高超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通过线条的运用和色彩的搭配,绘制出生动精美的图案,充分体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高超工艺水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