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身作则
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周边环境学习而来的。孩子非常的敏感,作为一位老师,一定要严于律已,遵守诺言。
2、不给孩子贴标签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作为老师,就是要给孩子提供适时的教育,从而帮助孩子,使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因此,当老师发现孩子说谎的时候,不能给孩子贴上“不诚实”“爱说谎”的标签,要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想办法帮助孩子。
3、注意处理场合
以大人的角度来看,孩子的“谎言”极其幼稚,甚至不用细细推敲,我们一眼就能识破。但是,老师不要在公共场所直接点破孩子的谎言,最好是私下一对一的处理,这样即能够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也能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方便处理问题。
4、不批评、指责孩子
处理问题的时候,老师不要直接指出孩子说谎,指责孩子:“你这样不对,我都知道了,希望你说实话!”孩子面对这样的压力,内心的防御机制会直接启动,老师就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试想一下,面对“敌人”,一般人的做法是什么样的?肯定是不配合!这样既不能好好处理这次的问题,也会破坏师生关系,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产生不好的影响。
每个孩子在说谎的时候,内心都是有觉知的。并且很多时候,就是怕受到责罚才说谎,因此,老师要先帮助孩子卸下防备,站在孩子的旁边。态度一定要温和,最好能够坐下或者蹲下,保持视线和孩子平齐,认真的告诉孩子:“**,即使犯错,改了就好,老师不会批评你的。”让孩子知道,“犯错”并不可怕。
5、抓住问题的本质,正向引导
老师引导孩子说“实话”的时候,一定不能利用惩罚来压迫孩子,例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说作业丢了,老师如果说“如果说谎,罚你抄*遍!”等等,孩子就更不敢承认。原则上,“没写作业”的解决目标是“写作业”,而“说谎”的解决目标是“让孩子意识到诚实的可贵”,但是,这样毫无逻辑的惩罚,反而令孩子分不清楚“没写作业”和“说谎”之间的差别,他会自然的认为,不管怎样都会受罚,并且,抱着侥幸的心理,万一成功,就能够免于责罚,更加加强了孩子“说谎”的行为。
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例如:列宁打碎花瓶;华盛顿不小心砍倒樱桃树等,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误,并且犯错并不可怕。但是犯错之后,要勇于承担责任,这样还是好孩子!”
6、抓住教育时机,树立榜样
在遇到这一类的问题时,老师一定要及时处理,同时,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讨论“诚实”这一话题,表扬班级中诚实的孩子,树立榜样,增强孩子的自尊心。
7、注意孩子认知特点
老师要关注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认知特点。例如,三岁左右的孩子,分不清楚想象和现实。听到别的小朋友说出去旅游,由于强烈的表现欲望,“我放假的时候去美国了,可好玩儿了!”而实际上,他可能在家里看电视的时候,知道了“美国”这一名称而已。对于这样的情况,不需要过度的担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失。
8、及时和家长沟通
老师要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引起家长的重视,同时,引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措施处理问题。
只要做好以上几点,老师就能很好的帮助到孩子,让孩子逐渐养成“诚实”的良好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