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各种各样的。我们与他们经历不一样的故事,身处其中的我们或喜或哀,或怒或乐,或惊或恐,这都是我们的生活,不可重复,也不能倒流。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个人或者两个人用他们的一生守候我们,那就是我们的父母,更为确切的说,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至亲至爱的人。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学业的完成,再到结婚生子,事业有成。我们的父母亲一直默默地在背后付出。
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我很讨厌老师总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和对不对的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联系起来,现在想来可能是那个时候我的成绩太差了,每次我捧着自己的成绩单,看着那上面不理想的成绩,只要一想到自己父母辛苦赚钱供自己读书,而没有一个好的成绩单回报父母心里就充满了纠结,苦闷。
我经历了两次高考,我的故事好像有点悲剧,传说中逆袭的故事也没有发生在我身上,两次高考我都失败了,第一次我可以笑着对自己说,第一次嘛,没做好准备,下一次肯定可以考上大学的,我哭着对我父亲说“爸爸,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可以考上的”。
我的父亲什么都没说,让我去复读了一年,第二年,我的成绩也多大进步,现在想来,或许我真的不是学理科的料,数学物理一团糟,第二年,我还是二本没上线,我二次高考失败后,万念俱灰,我不想读书,我要出去打工,这次又是我的父亲对我说“你一个高中文凭,你能做什么?你要读书,读大学才有未来,不然你这一辈子就只能过着和农村妇女相夫教子的生活。”
最后我通过二本征集志愿被一个二本院校录取了
两次高考的经历,就在上大学之前的那个暑假,我忽然发现我懂得了父亲的爱,也深深的体会到了父亲的爱。父亲的爱就是无声无息的支持,就是希望子女可以不走他的老路,有一个可以有未来的前途。
我的父亲是一个只读过小学四年级的农民,老实、本分、沉默寡言就是他一直留在我脑海中的印象。从小到大我与父亲的接触很少,父亲也很少与我聊天、谈心。我就是农村千千万万个留守儿童之中的一员,一年之中对父亲的印象也就是过年那几天他忙碌的身影,我曾经开玩笑的对我姐姐说“爸爸,肯定都不知道我们读几年级,要不我们重复读,这样也不用学习新的知识,很轻松呀。”
我的父亲在我眼里他就是一个只负责赚钱养家的机器,赚钱给我们一家人生活,吃饱,穿暖,10多岁的我一点都不体贴父亲,我甚至还抱怨说父亲一点都不关心我的生活,我的喜怒哀乐。
回过头想想,我曾经对父亲的不理解是多么的愚不可及。
相信跟我一样出身的人,曾经或多或少都抱怨过自己的家庭背景,怎么自己的老爸不是富豪?官僚?自己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虽然说父母给的东西能够在我们人生中有很大作用,但是人生是自己拼出来的。
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我是山姆》,电影讲的是一个只有七岁智商的父亲为了争夺女儿抚养权的故事,山姆是一个低智商的人,从事着简单的低薪的工作,露西是他的亲生女儿,非常聪明。社会上的人都认为想山姆这样的人不能够给露西一个健康的有发展前途的的未来,于是他们把露西从山姆身边夺走。
山姆很爱很爱她的女儿,他想方设法的想要露西回到他身边,他努力工作,这样他就可以赚多一点钱供养露西。电影的最后露西回到了山姆的身边,故事有一个很好的结局,我记得电影中有一段对话:
山姆:“露西,在你的内心深处,爸爸是不是无法满足你的需求?”
露西:“我只需要爱!”
最后我想以电影中的台词,来结束:爱,要有忍耐和仁慈,永远没有妒忌,爱,就永远不要自负,不要无理和自私,不要侵犯和愤怒,爱,使你不会因别人的过失而不快,但会因为真相而喜悦,要永远准备着去原谅、去信任、去希望、还有,去忍耐,无论世事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