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充满创造和活力的时期,也标志着孩子自我探索人生的开始,给孩子带来困惑,同时也给每位家长出了一道难题。孩子的“叛逆”带来了家长的焦虑,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审视自己,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首先,正确认识青春期,接纳孩子的“叛逆”。中国家长对于青春期的普遍认识是“叛逆”,其实更应该想到的是“成长”和“开始”。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变化是生理上的,比如,青春期的孩子生长快速,身高可能会超过妈妈,他会经常跟妈妈比高,其实就是想告诉我他长大了,一些事情可以不用听我的,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可以跟世界说“不”了,最开始,家长表现出来不适应,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于是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因此,青春期其实一方面是孩子对父母的叛逆,同时也是父母要学会如何放手的问题。对于父母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标志着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即将完全脱离母体,父母内心的不舍和纠结,才产生了所谓“叛逆”一词;于孩子而言,能够自我探索阶段,走向独立,是一件好事,是必然趋势。
基于理解,家长能为青春期的孩子做的事情主要有: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青春期不可预防,只能为孩子进入青春期做好准备,比如帮助他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方面我们做得很不好,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好,进入初中学习比较吃力,青春期再督促他养成习惯,有很大的难度,从而造成家长的焦虑。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面对孩子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用高压的方法来解决,毕竟孩子青春期问题的展现,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长期积累的,父母是有责任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好,确实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缺乏监督,要求不严造成的,所以,他身上的问题不能够去强压,用打骂的手段是肯定行不通的,反而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破裂,只能疏解,花更多时间来陪伴他,监督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满足孩子多方面的需求,孩子在青春期因荷尔蒙的分泌而精力旺盛,他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学习。家长应该为他们找到更多释放能量的途径,释放情绪的方式,比如带孩子参加更多的体育运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的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让孩子多元发展。
总之,孩子的青春期,也是家长的教育观念的转换期,发展的主体是孩子,家长只是辅助,但是很关键,家长不能不管,却又不能管太多,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和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