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可能不会爱你》之后,编剧徐誉庭又出了一部新作,名叫《荼蘼》。这个名字是编剧听过王菲的《花开荼蘼》而来的灵感。
“荼蘼花开的意义-花季结束 花季会再来”
这次杨丞琳遇到了这个“郑如薇”,贡献了她迄今为止最好的演技。也许32岁的杨丞琳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演起这部剧有了不同于偶像剧里的烟火气,揭露了现在女性生活的两难选择-
爱情和面包你会选择哪个?
郑如薇,一个普普通通的台湾女孩,在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同时,认真地经营和汤有彦的爱情。因为一个能去上海的升职机会,如薇内心开始动摇了,一边是台湾需要照顾父亲的男友,一边是能月薪翻三倍的上海。
这里是如薇和有彦产生分歧的开始
其中如薇的心愿是“稍微”:
事业上稍微有成就,生活稍微过得精彩一点,日子过得稍微让别人羡慕一点。
真的是说出很多人的愿望啊,因为我们大多数并不会有野心到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因为自知能力有限,很难,但是又心有不甘,希望只要付出一点点的努力,我们就能过得比现在好一些,比周围的朋友、同学、亲戚好一些,稍微羡慕一些就够了。
而有彦呢,在如薇说羡慕自己女上司那样的女强人的时候,他淡淡地说了一句,“我不希望我的女人是女强人。”
在他的理解里,“也许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爱我,如果你爱我,去不去上海,根本不会是一道选择题”,他更希望的是两个人能每天一起吃晚餐,忍受不了分离。
离开或留下,成了一道选择题
在郑如薇看来,这个决定是会改变今后完全不同的命运,正如每个普通女孩一样。
于是郑如薇做了两个计划,电视剧便以平行时空的手法描述了郑如薇做出选择之后可能面对的结局。
在计划A中
如薇去了上海,一个人在打拼,在每夜和有彦的视频聊天下,吃着泡面。不到半年,有彦就找到了一个所谓全心全意照顾他爱她的女人。他给的理由就是抓不住她了,不愿意去迁就这个自私而又任性的女人。
这时候容经理的爱情哲学教会了她怎么去爱
在失恋的时候,如薇被问为什么舍不得有彦,她说是因为他爱她,会每天无论什么事都会抽空陪她吃晚餐,而容经理说我听到的只是两个孤单的人恰好不讨厌彼此,而每天在一起逃避寂寞而已。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是寂寞的,不会有一个人百分百了解你,我们的亲情、友情、恋爱甚至是婚姻经营,都只是我们尽量去解决孤单的途径。而且以后你会悟透一个道理,就算有一个人真的百分百了解你,你依然不会停止寂寞。所以害怕寂寞,是最愚蠢的念头。
所以不要去害怕寂寞,而要去享受寂寞,享受不被了解的安全感
很多人在一起只是为了不想一个人,那不叫爱情,只是排遣孤单。
其实大多数人真的说不清楚爱情是什么,只能说自己失恋了,也许爱情就是用失去来定义的。
在计划B中
我们看到了为了家庭不断牺牲的如薇,每天洗衣做饭带孩子,还得不到家人的认可。“牺牲”这词一旦用在了爱情里,就已经不会幸福了。
在爱情里,双方的平等尊重才会长久,不是说不去付出,而是要去平等的付出,或者说是你心甘情愿的去付出,而不是带着必须得到回应的目的去爱的。
如薇的确一直在付出爱,但是她也一直在害怕甚至在被忽视中后悔这个选择,她不愿意得到这个结果,心里的不平衡让她生活得不快乐。
自己选择的路,就要有为此上赌注的勇气,一味地权衡,失去的快乐会更多。
如果说对方要你牺牲,这样的爱情更应警惕。
汤有彦提分手就是在女友为他付钱的时候,他在乎的是他的自尊,而不去心疼你的努力和付出。所以面对这样的“有彦”,我更希望如薇能选计划A,毕竟爱你才会希望你越来越好。
真正的爱情,是向上的爱情,如果我们不能一路紧紧陪伴,那能不能互相默契,抵达相同的目的地呢?
在《荼蘼》的结局,编剧也没有告诉我们到底哪个计划的结局更美好。不过郑如薇的独白,已经告诉我们了,两个她都找到了生活的方式,并且能恬然咀嚼生活的滋味了。
就如《荼蘼》反复强调的那样:
幸福不是用牺牲换来的,要先找到自己的定位,让属于你的幸福走向你。
标题是《七月与安生》里,七月母亲对七月说,“其实女孩子不管走哪条路,都是会很辛苦的,但是我还是希望我的女儿,能是个例外。”
小剧也希望看这篇文章的你,也能是那个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