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小时候一起长大的闺蜜从外地来找我玩,我给她化名lily吧。
平时工作忙,联系不多,连着10来年,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但我们一起长大的情谊还在。
这次她来,让我觉得有些突然,没有铺垫,突然说来,不是假期,周末时间紧张,她放下2个孩子就来。
见面才知道,原来她和婆婆大吵一架,想来我这里散心。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能够和老朋友见面,我都开心,热情欢迎,并带着她散心。
2天时间的接触和回忆,让我思考许多。我想的不是婆媳矛盾的处事哲理,也不是夫妻关系的经营哲学,而是她一直以来的选择,造成了她现在的困境。
第一次选择,是对工作的选择。Lily毕业后,选择在3线城市的家乡做一名超市的收银员,那时的实习工资700元/月。还是学生的我,极其不解,天真脸问她为何不去大城市,为什不选一份稍微“有前途”,有技术含量,可以积累技能,可能很辛苦的职业。Lily说大城市太累,在家乡好,随便找了一份,先做着吧,先攒点钱。
1年后再联系时,Lily受不了父母的管控,离开家乡,投奔一位大学舍友。在广东省某个小城市的工厂里任职会计。我又天真脸问她,既然都决定离开家乡,为何不去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广州深圳呢?Lily还是嫌弃大城市太累,节奏太快,消费太高,怕生存不下去。
Lily对于工作的选择,始终把包吃包住、五险一金齐全、离家近看得很重。工资低一点也能接受,就是不能太辛苦,加班不能太多,最好没有。老人们常说的别那么辛苦,她听进去了。
第二次选择,是对婚姻的选择。Lily在她25岁的时候很着急把自己嫁出去了,甚至都没有给我发请帖。
基于Lily的工作圈子,她很难遇到心仪对象。又加上父母们的催促,Lily在老家亲戚的撮合下,很快速的和一位老乡领证结婚,快到来不及跟我说她结婚了。而Lily从小成长在3线城市里,她的本家不在这座3线城市,而是另外一座6-7-8线城市的一个小县城里,他老公就是她在这个小县城里的老乡。
那年我24岁,天真脸问她为何这么年轻就嫁人,Lily只说家里催的急,嫁了算了,反正迟早要嫁人的。
我:不是,那你可以在这个3线城市里找一个,为何绕那么远回老家找?
Lily:亲戚介绍的,见了面,觉得不错,就嫁了。
Lily对于工作的选择,对于婚姻的选择,她这次来找我诉苦,其实也在情理之中。和婆婆同在一屋檐下,住在婆婆经营的2手出租屋里,吃全用婆婆的。她的老公这么多年没有涨过工资,一直在工厂里做这个文员职位,也没想过跳槽的事情。平庸和寄宿感,也让她经常忍不住对老公发火,还好老公脾气好。他们的收入,以及孩子每年的教育费用,让Lily深深的觉得这辈子买房是没指望了。似乎她对现在的生活失去了信心,想着寄希望于2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让她过上幸福生活。
这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发小,听到她的诉苦,也陷入沉思。
如果她当初愿意承受更多的辛苦,选择稍微比“收银员”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她离开家乡,稍微有些想法想要奋斗,去到大城市,接触大城市的资源和人群,学习与加班,见识比3线城市更大的世界。如果她选择另一半的时候,不那么草率,不那么在意长辈的逼婚,有自己的要求。或许出现在我面前的就不会是一个对生活失望、对这辈子感到无望,只能寄托于下一代30岁出头的Lily了。
我帮lily分析了现状,鼓励她勇敢做些挑战和尝试,趁着现在有婆婆帮忙带孩子,换一份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销售类的。或者投钱和时间,培养某项技能,PPT、Excel都可以,专注一段时间后用技能来换取一份更高的收入。改变老公和婆婆很难很难,先从改变自己开始,先提升收入开始。
Lily打个哈气说,有点困,要睡午觉了。已经习惯睡午觉的她表示,不能睡午觉的工作她不想考虑,太累了,改变是要改变了,慢慢改。
Lily找我的2天,让我感受到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藏着过去做下的选择。而现在做下的选择,又决定着未来5-10年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