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我将再次站在六年级数学的讲台前。熟悉的教材,陌生的学生,全新的自己。初心未改,情调更深。
两年前教六年级时,是带着从四年级一路相伴的学生自然升级,熟悉的脸庞让我一心盯着期末考的优异成绩。开学初便卯足了劲鞭策学生,即便尝试了“班级数学日记”,也因参与寥寥、坚持短暂而浅尝辄止;“我是小讲师”活动虽从五年级延续到六年级上学期,终在期末冲刺时戛然而止。最后成绩虽好,却总觉与学生埋首题海的付出难成正比。
2024年秋,接到再教六年级的安排,我欣然应允。暑假里,参与中国教师报《教学勇气》共读,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多了份笃定,也攒了些新的教学勇气。面对全新的学生,我除了立规矩,更想传递“助力数学学习突破自我”的心意。这一年,我尝试让全班共写“班级数学日记”,虽仍有少数学生未参与,却见更多人笔尖有了思考;动员半数学生挑战“小讲师”,有人坚持两百天视频打卡讲题,也有人虽只蜻蜓点水,却也算播下了种子。
这个暑假,共读《教育的情调》让我更懂教育的温度。开学再迎六年级新面孔,我已不是从前只盯着分数的自己。开学第一课,我想先好好介绍自己,再听听孩子们对我的期待,然后聊聊我对他们的期许——数学不止有公式,更有探索的趣味。我相信,先和学生心走近了,数学课才能真正成为育人的土壤。笃守育人初心,带着新思再出发,这便是我当下最真切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