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孝在和宛仪谈恋爱的事情,顾妈知道后第一个不同意:“她是局长千金,咱家无财无势,还是不要去高攀,很难伺候。”
文孝才不听这些。“我又不是贪图她家权势,我是爱她明媚动人,娇俏可爱。她是爱我文采飞扬,浪漫情怀……虽然追求的人众多,但她已经对外宣布,她选择了我。大家都称郎才女貌,艳羡不已。”
那时候的宛仪,面如桃花,眉似远黛,眸若星辰,的确是人见人夸的一代美女。文孝不知为她写了多少动人的情诗,终于获取了芳心。
然而话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娇俏迷人的局长千金,的确不是好伺候的主儿,动不动就各种不满意发脾气,甚至于大闹分手。几年的曲曲折折下来,几乎把文孝的热情消耗殆尽。
有一回,文孝在家里说:“既然她总是反复无常,不如就这样算了吧!喜欢我的漂亮女孩子还有着呢,都比她温柔善良。”
这时候,顾妈又是坚决反对。瞥见过两个年轻人的亲密举动,这简直是天大的事情。
“不行!都谈到了这个程度,不娶,你们两个的名誉都毁掉了!我们也得罪不起!自己啃过的东西,就算是再臭、再难以下咽,你也得给我吞到肚子里去!”
文孝本是一个优柔寡断的文艺青年,家务之事全靠父母操持,便不坚持己见。宛仪也并非真心要和他分手,终究,还是在边抱怨边挑剔着,嫁进了顾家,俨然是一位下嫁的公主。
公主的十指,当然是不沾阳春水的,却牢牢抓住了文孝的工资册。掌握文孝的工资,却是不管任何家用的。全家吃喝用度,包括后来女儿顾灵儿的养育照料,都是顾爸顾妈的事。
老两口不仅任劳任怨,还得忍气吞声。娶了媳妇后,每年的年夜饭,小两口都是在亲家那边吃。这在当时邻里之间,是非常屈辱的事情。顾爸顾妈只能自己找借口打圆场。
各种节日、大好周末,宛仪公主只要将自己拾掇靓丽,踩上细高跟鞋,朝丈夫一甩头:“回家。”
娘家之于宛仪,是至高无上的殿堂;娘家每个人,都是心尖上的肉;宛仪生在这里,也是为他们而生的。婆家,只是栖息的场所。婆家的人,都是下等公民,在他们面前可以毫无忌惮地抱怨、发泄情绪……
只要她一开口数落文孝,顾妈就会连忙跳出来,不由分说帮着大声指责自己儿子,唯恐怠慢了媳妇;顾爸就愁眉紧锁,一根接一根的吸烟,只差没有哭出声来。
这也是她制伏文孝的法宝。文孝顾忌父母,不敢跟她拗;但是也永远没法让她满意:她在家中的“地位”、她娘家受尊重的程度、与别人家的对比……各方各面,总总达不到要求!
宛仪之于文孝,相较顾妈之于顾爸,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对灾难深重的顾家来说,无异于火上加油,终日鸡犬不宁。
再加上小公主顾灵儿。那是严抓计划生育的年代,女性。
长到八岁时,爷爷病重。宛仪反而带着三口从家里搬了出去,直言道:“文孝对我爸妈不够好,所以我也不照顾他爸!”
彼时,双方父母都是年届六旬。唐局长夫妇登山跳舞,精力充沛;而顾爸积劳成疾,已是风烛残年,生活不能自理。
不久,顾爸撒手人寰。蕙芝也嫁了。顾爸走前拼了命盖起来的楼房,只剩下顾妈一个人住。
而文孝的三口之家,简陋至极,结婚时陪嫁的冰箱等电器,婚礼后宛仪就直接让人搬回娘家去了,宁可自己不用,也不要“他们家沾我们家的光”。更别提凌乱不堪,争吵频发。
钱是争吵主角之一。宛仪管着钱,总说不够用。日常伙食是吃公婆的,基本没有大点的开支。若是有,都说是问娘家借的。要是具体问起来,必然要大吵大闹。
离婚,文孝在父母面前说过好多次了。每次顾妈听到都要痛哭流涕,最是舍不得灵儿受苦。
再说,也怪文孝自己,都是因为婚前追她太勤,强弱关系从那时候就铁板钉钉下来了。
多年以后………
文孝从小小文员做到了高官,宛仪从美丽少妇变成了貌不惊人的中年妇女。
但是家庭状况从未改变。
永远是凌乱不堪,永远是财务赤字,永远是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