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冲突是幼儿成长必经的历程
只要没危险,不要去干预,孩子之间往往会找到解决的方法。而也是在一次又一次这样的寻找中,不断地认识自我,累积对这个世界的概念。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谁?我究竟是谁?”我们会这样问自己。
“不行,不,不要!”三岁的孩子常常气急败坏地说。
“我不要想成为父母、老师眼中的自己!我喜欢做真正的自己!”青春期的孩子说。
“我一直不知道我是谁!我能做什么?”
每个人都会问着,开始一生自我、真我的追寻。
而童年的经历似乎早就奠定了基础。
孩子与人争吵,常是孩子大声对外界说“不”,这可以说是“自我主张”的开始,比如第一次“争抢”玩具,第一次跟人打架或者被打,都是为了“自我主张”,也是为了“自我保护”。
就是在这样的冲突中,孩子开始去学习“人际关系”的规则与技巧。
不要人为地为孩子打造一个保护圈,因为复杂的社会,你能左右吗?
残酷的社会法则远远比我们预期的更加残酷。
在你搭建的保护圈子里,孩子就是国王,孩子伸伸手,你就替给他食物,看到孩子跟其他小朋友有了一点小冲突,马上就去帮孩子。
这样反而破坏了两个孩子的学习机会。
父母应该为孩子发展自我主张与自我保护的能力而高兴!
因为这样能看到孩子的一些问题。
如果孩子具有攻击性,那就要反省是不是自己做了不好的示范,或者孩子受了什么影响。
如果孩子属于软弱派,任人欺负也不还手,那要反省自己平时是不是对他过于严格,让孩子失去了自信,甘心做一个挨打也不吭声的人。
暴露在我们眼前的孩子冲突类型,让我们有机会更近一步了解孩子,也更有机会帮助消除孩子成长中的困扰。
更可贵的是让我们看到自己平时养育孩子的过失与建树。
冲突就好像一块试金石一样,让孩子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
就好像我们会看到很多成人在遇到冲突时就将自己平时隐藏起来的本性暴露了出来一样。
如果父母能够能理解孩子冲突背后的意义,并能随时注意引导孩子成长的方向,孩子就有机会自信而平衡的发展;否则,压抑和干预孩子的冲突有可能影阻碍孩子在“自我”及“人际关系”上的发展……
最终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2.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家庭教育问题的集合
为什么孩子在冲突中的反应完全不一样,往往就是由家庭教育决定的。
有些孩子情绪长期受干扰,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攻击其他孩子。
谁能左右孩子的情绪?
那就是父母的态度和情绪。
一个暴躁的父母肯定养不出一个性格温和的孩子,有可能养出一个同样暴躁的孩子,或者养出一个相反的,就是性格极其柔弱的孩子。
在一个常常骂骂咧咧,吵架不断的家庭里,孩子的情绪怎么会平和。
情绪是能传染的,就好像水波一样散开。
我们看见自己喜欢的人笑,我们内心也欢欣鼓舞。
看到在乎的人难受,我们内心也会难受
看到自己依赖的人暴怒地如同恶魔,内心的情绪几乎是崩溃的吧。
心理学上的刺激反应理论叙述:当一个人对于自我范围受到外来侵入或不公平的对待时,有些人采取消极的退缩,但有些人却采取自我保护的反抗,甚而使用武力,造成冲突的形成。但由于此种自卫机制作用,并非对于刺激本身的真正了解,常由于个人认知上的错误,而导致错误的反应。
这个“认知”的正确与否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家庭。一个小小的孩子,当然不可能天生就会处理自己遇到的冲突,更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3.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孩子说“不”
这时就是考察父母智慧的时候了。
孩子说不吃饭,说自己不饿。
说不加衣服,说自己不冷。
孩子说这个玩具不给那个弟弟,因为这是自己的。
孩子抢了其他孩子的东西,还说不还。
孩子打人,说不道歉。
父母就要考虑这个不字后边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和心理状态。
一边需要适当地满足幼儿“自我中心”的需求,一边又要记住:“爱可以无限,但规矩仍须明确”,树立“规矩”,陪伴成长。
当孩子的需求正当,父母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意强迫孩子。
因为长期压制孩子的结果是孩子没有自我,他们就觉得自己就是父母眼中的自己,离开父母自己什么都不是,找不到自己了。这样的孩子怎么会有自信面对人生呢。
当孩子的行为不恰当,妨害了其他人。那一定要及时制止,让孩子反省。
帮助孩子“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可以要求孩子说“对不起”,并“安慰”对方取得对方的原谅为止。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行为比说教重要,父母本身在面对冲突时的态度,比如夫妻间的态度,往往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会默默地学习,潜移默化地受着父母的影响。
另外可以给孩子创造充满想象的“行为故事”,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故事绘本或者自己编一个故事来让孩子明白一些道理。就算孩子一时做不到,当然也不可能一下子做好,但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同时给孩子时间。
孩子成长中遇到冲突,不管是和小伙伴的,还是跟父母之间的,或者自己跟自己的。都是一种不断冲突,不断唤醒,不断修正的成长过程。
因为,没有冲突,孩子难以成长!
本文图文来源整理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