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和二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有多不一样?正如《前任3》影评所说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和那些在省会及地市级城市的同龄人相比,物质生活上的差别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是出生于二三线城市的独生子女,毕业后未选择去一线城市,而是通过家庭关系在本地找到 “单位” 的。这种水准的 30 岁左右男性大概率是怎样的生活状态呢?简单概括就是两娃、两车、两房、两老婆。
根据调查,中国人的婚外恋比例相当高,大约每 3 个丈夫和每 7.5 个妻子中,就有一个曾经出轨,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影片中所表达的 “KTV、夜店、微信群聊骚” 再加上大洗浴,基本就构成了相当一部分二三线都市男性的业余生活。
大城市的年轻人无法接受的直男癌三观和花天酒地,恰恰是观影主力地区(二三四线城市)的日常,自从三四线城市人均 GDP 普遍跨过 3000 美元之后,向享受型消费的转变的速度就愈发加快。在这个过程中,被房价医疗教育等高生活成本压制的一线城市人群,反而过得更加清心寡欲。相比于 “未富先老” 的一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更低的生活压力,让人们对消费升级的追逐更加猛烈。
我有些亲戚就生活在南方中部的二、三线城市,而所以地域文化的差异是能够切身体会到的。
举个例子来说,选餐馆吃饭,在上海那当然是有五花八门的选择,可以吃中餐也可以吃西餐,可以吃韩国烧烤也可以吃日料,甚至东南亚菜、墨西哥菜,只要能想得到的都有。但在那个三线城市,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亲戚热情,非要请我去新开的餐馆换换口味,跟我说味道与众不同,但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新开的餐馆,千人一面才是这个城市餐馆的特色,不管这个餐馆是大是小,是新是旧,名字叫什么,其实本质上都是中餐的大圆桌,菜系就是放辣椒,厨师的烧菜手法简直是同一个厨艺学校教出来的。
又比如周末娱乐,在一线城市可选择的范围其实挺多的,逛个shopping mall,去个迪士尼,周边郊野公园和农家乐兜一兜,亦或是玩桌游、密室逃脱、看文化展览。三城市就完全不一样,健康的娱乐活动除了逛街、爬山之外,基本不存在,大部分人沉迷于麻将不能自拔。大多数人较懒,喜欢洗脚、做按摩。还有就是不健康的KTV、夜店、大洗浴。
再比如健身文化,上海的健身氛围可以说是全中国数一数二的。健身房常常人满为患,各类国际课程排的满满当当。那边的人相对比较悠闲,跳广场舞已经算是比较普及的健身了。而健身房的密度、服务水平、训练专业度,都差的好多个等量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