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提高农村教育的新闻报道,关于农村教育,我有深刻的体会。
我于2000年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庄里,爷爷奶奶那一辈和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父母也奔向城市做了一名农民工。他们都完成了他们那一代人的使命。由于父母在外务工,我也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从小在农村长大,2005年我到了读书年龄,读了幼儿园,06年一年级。别惊讶,农村幼儿教育没有大,中,小之分。一年幼儿园,一年学前班。我阴差阳错读了半年幼儿园,半年学前班。学前班是在村里读的,那时候,早上带一饭盒米到学校蒸,中午才有吃的,下饭菜就千奇百怪了,有泡菜,辣椒酱,还有5毛钱一袋的辣条,这是最好的,辣条也成了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上完一天的课,下午5点走一个小时山路回家。学费一学期40多块钱,还要一学期向学校缴纳一些柴火给我们蒸饭。在这就读到二年级。
08年,就到镇上读三年纪,不巧赶上了5.12大地震。这算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学校震没了,于是便有了接下来两年多了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学习经历。从5月放假一直放到8月份。8月份开学,八月份到9月份1个月的时间就疯狂补习二年级下半册的知识,一个月补习加考试学完了二年级的知识,就这样二年级毕业了。九月份就发新书,在领到新书的同时,我们一人领到了一个爱心包裹。里面有福娃,作业本,铅笔,橡皮等等一些东西。你别提当时领到爱心包裹的时候,心里有多高兴。
从这也就开始了我的住宿生涯。三年级到四年级,白天在活动板房里上课,晚上在另外一个活动板房里睡觉。在这个期间我们每人都有一个大箱子,里面有我们带的蒸饭的米,一周一瓶油拌泡菜的下饭菜。这个时候由于食堂没了,那些被拆完了的房屋,留在地上的水泥板,就成了我们的桌子。这样回忆呀,说不上残酷,但现在想起来还是挺美好的。
四年级下册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新教学楼,新寝室楼,新食堂终于建好了。我们也告别了自己带米蒸饭的时代。这个新学校是一个叫做淡水河谷的巴西公司援建的。就这样我们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的校园学习。地震虽然带来了一些损失,也带来很多新的希望,后面陆陆续续的我们有了乒乓球场。篮球场,以及图书馆,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时候是感到多么的新奇。投影,不用粉笔就能动的黑板。这些东西我们在以前都没有见过。再后来政府就有一个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蛋奶计划,让学生早上有鸡蛋,晚上有牛奶,课间有火腿肠,每周二和周四,额外添加一个荤菜。后来慢慢的就到了初中。也是在这个小学上的,小学到初中连读。
那一天我们学校突然来了一个年轻帅气的新老师,他会和我们一起打乒乓球,打篮球。他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许是特别的缘分,他成了我们的班主任。他教我们英语,他自己也特别厉害,英语过8级,一个让男人羡慕,让女人入迷的美式发音。有一次我们成绩不理想,我们班也不听话,惹他生气了,那一晚上晚自习他没有讲课,他跟我们讲他的经历,他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会成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从来没想到过我一个初中英语不过50分的人怎么当上了英语老师?他给我们说外面的世界很大,读书是唯一拥有的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那天晚上他讲的很动听,我们一个班都是哭泣声。可那又怎样?叫不醒我们这群井底之蛙,换不起我们对远方的渴望。因为他们对大学没有概念,更不知道每年都有很多人想挤破脑袋,挤入那更高的门槛。后面班上有几个同学辍学了。可能是我们让他太失望了,磨灭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后来他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再后来进入高中,一个月回一次家,终于对城市有了那么一点点的认知。后来,经历了第一次去KTV,第一次用自己的身份证上网,第一次去酒吧。我们忙着见识外面的世界,忙着尝试一下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我渐渐地荒废了学业,后来去了一所大专。还记得高考结束那一天,既欣喜又悲哀。欣喜的是我们终于又能见到更大的世界了,悲哀的是荒废了三年最美好的年华。在假期某一天的下午,老师叫我复读,同样也跟我说了很多话。他跟我说好的大学就有好的平台。他决定不了上限,但是他确定了下限。我当时抱着一个心理,我只想出去看看。后面自己稀里糊涂的填报了一些志愿,自己不懂。父母也不懂。稀里糊涂的到了一个渤海湾的小城。在那里度过了2年,也在这两年里,慢慢的才知道了很多东西。也是在这期间也才学会了懂事。
从农村走向城市,再从城市走向更远的远方。这一路过来,有些美好,有些遗憾,从懵懂无知到懂事成熟。选择的机会已经失去了,但我们还有后面的机会,只为有一个更好的自己。农村教育就是这样,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农村是什么样的,这就是我这20年来的求学经历。在我上学的时候,没有补课,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的网络,更没有像疫情期间这样方便快捷一个线上教育模式及平台。对于农村的孩子,不应该是死板的授予他们本应该就掌握的知识,更多应该给予他们对外面世界的认知,让他们接触他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
大山隔着的不止只是千山万水,还有那无法想象的信息差。对于那些农村的孩子们,不是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好,而是应该告诉他们怎样做,才能最好最快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尽最大俩力量缩短农村与城市之间的教育信息差。还有要改变一些父母的关系,毕竟读书无用论是从一些没有怎么读过书的人,或者没有把书读好的人嘴里说出来的。很庆幸现在有这样一个发达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