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读了《沟通的艺术》这本书,我就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更加留意。
我认识了两周的一个同事,20岁,家庭背景跟我挺像的,然后阅历也比较少,平常接触的都是简单的环境,家里面哥嫂自成一派,平时可能有揩油的习惯。他的优点很明显。单纯(对待每一个人都很真诚的,希望跟每一个人说话,认识不认识。),善良(平日里跟人都是客客气气的,说话让很听着很有人情味),热情(自己有什么好的东西也尽量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一块沾沾光)。相当聪明的(有一些游戏,像狼人杀之类的,玩几遍之后就会玩了。)还有其他女生都有的一些叽叽喳喳爱聊天的习惯,好奇心很强,对外面的世界很感兴趣,眼花缭乱,这是他的一些优点。我所接触的他的一些行为一是他首先会像孩子一样要求别人去做一件事(不管熟不熟),然后别人满足不了的时候就换一种策略,变成讨好。行为二无论两个人说话也好,或者说你跟其他人说话也好,他是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反驳你的。行为三是喜欢把自己的一些不成功的原因推到别人身上。推完之后有一个借口,非常希望别人的一个东西。可能我想象力太丰富了。有时候就是,不太懂得去尊重别人,不太照顾别人的感受。看到你给别人买了一杯饮料,他就会问,为什么不给他买呀?还有一点就是理解能力,有点偏低。一些很基本的东西,他有点理解不了,可能对他来说稍微复杂一点吧。也可能他从别人那里也没有得到太多正面的反馈吧,负面反馈比较多。我这个人不喜欢粘人,是很独立的,我现在照顾人并不代表我以后一直会照顾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