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是挨得过四下无人的街,亦扛得起发际线后移的夜的女子了。
熟悉我的人会这样形容我:你正常的生活在地球上都是奇迹了。我总是为自己闯下大大小小的祸端。比如持续不断的丢东西。然而我越来越意识到,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讲,崩溃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你很少会有一个安全的自我暴露的环境,以及充裕的自我发泄的时间。通俗来讲,很少有人可以在恰当的时间里有耐心 稳稳的兜住你崩溃的情绪。
几个月间,自己身上可能有了一些以往未意识到的变化。被新东家夸赞对项目的反应好,处事成熟。我深知这些和上一份工作以及读研以来对于为人处事的一些理解是分不开的。重回校园,在课题会上,唐老师在视频的另一端把镜头移向墙面上我们上学期每人制定的规划,说我知道你们都没有完成这个目标,我今天此举就是要你们反思,你们的计划真的可行吗,如何制定计划?(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上学期整个学期这个计划都像是尚方宝剑一样悬在每个人的头顶) 我得以停下机械的忙碌,复盘近期的收获以及制定下阶段的目标。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浅显的感受,大概率只对我个人有意义。
一、焦虑并不能充作是努力,以问题解决导向来思考问题。
作为管理领域的工作者和学生,个人的时间管理,目标管理是基础的工作。一个人是否能高质量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在于他可不可以将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做好(重要紧急 不重要紧急 重要不紧急 不重要不紧急),对于毕业班的来说,论文准备可以算是重要不紧急事件。很多时候我们陷入焦虑情绪,仅仅是在焦虑,事情并不会因此而改变,也不要误以为自己为此付出了努力,从如何做事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会好很多。
二、人际交往方式的反思和精进。
1.合理的看待他人的评价,避免绝对化。
万物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包括人与人间的关系。原先我的关注点总聚焦于对我有负面评价的人身上,现在我反而不那么在意了。第一,关系时时刻刻在变化,两人之间总有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第二,负面评价不一定准确。第三,如若负面评价是准确的,那么对自己的反思停留在行为层面,有则改之,不要认同外界对于人格层面的攻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应无负担,轻松来去,如果太在意太紧张,反而累人累己,很多事情不必深究,如果非要深究,其实那个答案本来也是无意义的。
2.自我暴露要在合适的尺度。
在这里我并不想讲,和人交往要防一手,你的事故不过是他人的故事这层。成年人的交往其实喜欢给彼此留一些余地,你进一寸我进一寸,你退一寸我便退一寸,如果在关系没到那层,过度的自我剖析和暴露,你的情绪别人很可能没法接,你对他人的需要会让他人感觉到压力,或者,觉得可以利用你这点。
3.人们喜欢温暖且强大的人,不要露怯。
如果你是阿喀琉斯,那么就不要急着告诉众人你的脚踝是死穴。
三、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思维训练
如今的工作要求是变化多端的,很少有岗位职责是固定的。特别作为我中意的咨询公司来讲,你能出卖多高质量的思维力来解决问题,你在市场上就有多稀缺。然而在我所从事的工作中,小任务跟着小任务,很少有在校课题会这样的机会,能够让自己的思维得到系统的锻炼,能够听到同课题组的优秀的学姐学长们的观点,因此作为思维小白,应该抓紧在校的时间,独立深入的思考问题。
四、关于停止工作之后的空白和绝望感
这是最近绊住我的一个新的难言的命题。上周有天工作任务完毕之后,出差在外地,我一下子感到了空白,和恐慌。忙碌的那头并没有任何东西等着我。没有新的东西待发现,只有疲惫和,不知道和谁联系的慌张。不知道是不是书里讲的死亡恐惧。没有工作这块挡箭牌,突然发现了生活贫瘠的真容。你将独自、独自 且独自的应对一切。在腹痛难忍的晚上数着分针等着疼痛散去,在复杂的生活事项中一件一件的安排妥当,在可能面对露阴癖的惊惶中穿过黑暗中的教学楼……
也许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真的适用在了我身上,18-25岁的主题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人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而25岁以后人们的发展主题就会发生变化。我认为我并没有处理好这个亲密对孤独的命题,我并没有处理好对自己的认知,在经历了亲密关系的创伤后,一度以戏谑、无所谓的心态面对异性。然而现在,即将步入25岁的我,似乎放弃了对亲密的追求,适应了独自生活的常态。
你得为自己的冒失擦屁股,自己收拾好自己的烂摊子;不舒服疼痛难忍的时候默默磕止疼;下雨下雪下冰雹也得拎着硕大的行李箱出行;默默忍受赶工到深夜的天旋地转和头晕目眩…
我相信自己被世界爱着,也相信人的一生中有些雨必然得下。
这是一个 有意思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