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昭
此时此刻,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万籁俱寂。睡在隔壁房间的孩子,也许你已经沉浸梦乡,在此我想跟你说几句话。
第一、一个人一定要有远大志向,现在,你们正是学习上进的好时候,无论对于你们的就业发展还是学习,都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成长计划。具体来说,每一个成长阶段都要有一个目标,这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比如学习目标:预订一下下次考试的分数和名次,如何达到心目中的名次和目标?了解自己体育锻炼时的优势和劣势,下次体能测试能不能达到心目中的目标,如何去做?与人交往时要善良、诚实,多结交几个知心朋友。多学习和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要求。以上的各个方面,我们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就算达不到这些目标,我们也要尽最大能力去争取,起码我们要有努力的方向,具体来说,有没有魄力定一个985和211名牌大学的目标!当你制定一个目标后,你前进的方向就清晰可见,你前进的动力就会充满力量,当完成目标,站在一个新的平台之上,你就会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如果你参加工作,你的工作业绩应该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你在处理领导和同事的关系上应该怎么样?你在仕途发展和增加收入方面,有没有新的规划?这些都是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人生不同阶段的目标追求。
第二、年轻人不能太有棱角。青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法律意义上已经变成了成年人,但是从社会学上,还没有完全融入社会,了解社会。虽然你们对社会,对他人已经有了一些看法,但是这种认识,是不成熟的和片面的。你们没有充分了解到社会的复杂性和趋利性。当代太多青年人,眼睛里总是揉不进沙子,总是用平等、自由、民主和个性自由的观点去评判一些事。而事实上,绝对的平等,自由和民主是不存在的,在面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时,个性至上、我行我素的思潮非常盛行,这不太符合我国国情,也不太符合我们国民的价值观。在有着5000年的传统文化的中国,儒家思想、家国情怀,是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可是,改革开放后的青年一代,接受的思想大多是西方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都充满着个性至上和自由主义的影子,间接对中华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冲击着社会的伦理关系和职场等级。随着经济发展和日益完善的社会制度,我国正张开怀抱向世界,展示着我们的政治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从这个意义上说,年轻人应该多学学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应该太有棱角,应该多尊重长辈、师长,领导和组织。应该多多尊重家庭、父母和他人。
第三、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终身进修!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需要去系统接受外来的知识,学习别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在成年之前,你们应该多接受文化知识和品德教育。成年后还要学会必要的谋生本领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协调职场和同事的关系,还有融洽家庭成员的关系。人到中年,你们还要学会适当控制和收敛自己的情绪和野心,淡化一下权利观和金钱观,学会如何与老年人相处,如何赡养和扶助老人。人到暮年,也要学会如何与青年人相处,学会如何使自己自得其乐,过得充实和有意义!
总之,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之中度过,不论面对什么样的人生阶段,我们都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用善良和适度的原则处理一切事物。对待工作、他人和一切事物,心存善良,宽以待人,谦虚勤奋,不消极,不偏激,用终身学习的眼光融入社会,融入这个时代。同时还要用仁爱和诚信,感恩他人,感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