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有诗意

连着看了几周的《中国诗词大会》,可谓精彩纷呈与犹未尽。各路英雄真如武林大会般无比意外和热闹,或名门正派,或奇门遁甲,或身残志坚,或黄发垂髫,花落谁家充满悬念,壮哉我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

偶尔听到一个从没想过的观点,说在南宋时期,如果按照岳飞等人的主战思想,那么中原王朝早就自行崩溃了,经济上根本撑不住,又无险可拒,无战略纵深,无马匹资源和牧场,正如食草动物对抗食肉动物,赢得起输不起,赢了只是可以须臾自保,输了可就是灭顶之灾。正是由于秦桧等人用很高明的谈判艺术,让南宋又延续了百年社稷,反而把金国拖垮了。后来的金朝越来越被汉化,多次主动说不要给我们太多钱财了,多给我们些书籍吧。在厚重的文化感召下,让那些所谓的蛮族逐渐地为自己的粗暴行为感觉到羞愧,文化对于野蛮人性的救赎是非常成功的,这点从金人元好问吟出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诗句可以看出文化积毁销骨的教化。

千百年来,大多数民众是无法识字的,他们需要简单的善恶美丑评判标准来支撑自己生活的希望。通过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河北台的《中华好诗词》节目,我看到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内心的兴趣。

我对诗词的喜好发端于女儿刚上小学时学会的《读唐诗》这首歌,歌词太美分享如下:

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凫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

相思的红豆,吴山的雪。

边塞的战士,回乡的客。

唐诗里有乐,唐诗里有苦。

唐诗是祖先在向我诉说。

记得余秋雨在叙述完此生苦难后,提到了个假设:如果能有来世,他还是愿意出生在中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唐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世中的百年千年,在宇宙中不过弹指一挥间,薪火相传的是人类的情感,中华文明在生生不息的传播中形成的文字被公认为是最适合写诗的文字。

联想起红楼梦中的香菱姑娘,这个五岁被拐卖的苦命丫头,命运多舛,几经坎坷后连自己的身世都记不清了。就是这个值得所有读者可伶的甄英莲,在大观园的诗社也曾经短暂绽开了自己生命的美丽,在黛玉的指导下写出了不错的诗句,算是对读者有了些许宽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辛酉年开春的《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了国人的关注和热捧,其热度至今仍存。看完了十期的节目,也看到网上诸多的新闻评...
    弄影离殇阅读 650评论 0 3
  •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想必大家都还没有忘记春节期间的那一场诗词大...
    傾汐阅读 399评论 0 1
  • 文/山雨林夕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昨天已全部结束。 之前走红网络的16岁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让我开始关注这个节目。...
    山雨林夕阅读 510评论 0 1
  • 巴金老人说过一句话:“我之所以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 这句话曾带给我很大的触动,现代的生活凡事都讲求...
    清芷阅读 2,094评论 9 19
  • 将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一季十期节目看了一遍又一遍,且不说得了多少教益,就这份热爱程度,算得上一个诗词爱好者了吧。...
    许生说阅读 4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