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第十一》第三章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意思是(孔子的弟子)道德修养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娴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善于政事的有:冉有,季路;熟悉古代文献的有:子游,子夏。
这段话,每次读,都深深地打动我。
平易简单的文字之下,藏着至圣先师孔子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真正的中国人都怀有天道祖先信仰,认为一个人生下来一切本自具足。真正的教育,就是把每个人本自具足的本性开发圆熟,把最优秀的那一面提取出来给人看,从而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我,树立自信,不断修炼,直到成就一个满意的自己。
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也是“古之学者为己”的生动体现。他看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和特点,看到他的长处和短处,然后肯定他的优点,帮助他把自己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认可,受到重视,他的自尊水平就会大幅提升,就想表现得更好,“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慢慢成长为一个让自己满意也让别人满意的人。
这个评价体系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养心,她滋养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一个人只有内心富足、强大,才能在变化莫测的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静处其中,顺势而动,做成事情,成就他人,成就自身。
伟大领袖毛主席深谙此道。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主席在各行各业树立模范,一大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张思德、雷锋、王进喜、时传祥、焦裕禄等。这些行业楷模,整整引领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树立了整整一代人的社会价值观。那个时候,人们虽然生活清苦,但内心始终充满激情,干劲十足。
对比现在,不止教育体系,整个社会都出现了太多我们不想看到也不愿意看到的种种现象:学生厌学、焦虑,抑郁,丧失生活的热情和能力,有的甚至出现精神分裂,自残、杀人!
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是教育评价体系。
现在的教育以唯一标准来评价学生,一个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在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每天都陷于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重重批判和包围之中,时时刻刻让他们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法呼吸,无法自处。于是,向上向善之心关闭,万恶之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