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鼓浪屿,已是七月中旬了。坐火车穿越两千公里,来到厦门,这是我们的毕业之旅,亦是我们第一次的大海之旅。
在四川盆地土生土长的我们,二十年里我们还未吹过海风,触摸过海水。而我对海的认识便有了一种先天性的局限,认为有岛的地方,那片海才更美丽。所以,鼓浪屿,便几乎成了我们此行唯一目的。
我们随着游客的大军踏上轮渡,向近在眼前的海岛出发,检票口的电子屏幕提醒我们,今日上岛人数已经超过两万人。上岸后,我们逃离庞大的人群,避开举着各色小旗子的导游,跟着自己的感觉,循着梦中得到的鼓浪屿的指引,走进小岛的心。
在环岛路上走着,一边是不停拍打海岸的浪涛,一边是透出古老典雅气息的欧式建筑,我们走在道路中央,像是走在两个世纪的分隔线上。阳光依旧灼人,而路边的植物慷慨投下大片阴凉,让人不由心生感激。岛上的植物也着实惹人眼球,处处是高大茂盛的老榕树,枝繁叶茂,绿色在上面流淌,生命在上面流淌,缓慢而坚定。
那种红色的花名为扶桑,一路上开得满满当当。当我第一次在百度上看到这种花,便被它那古老的名字所震撼。“扶桑”,《山海经》记载是“十日所浴”的地方,所以才开得如太阳般热烈而自信吧。至于占据整面墙的爬山虎,穿门入户,向人宣示自己的领地;绕在木桩与篱笆上的牵牛花,扛着小喇叭,播放海边传来的声音;三角梅一簇簇拥在一起,交头接耳,像是在讲述遗失在岁月里的故事。还有高大端庄又优雅的梧桐,挺直腰板,亭亭玉立,欣赏着对岸的都市风情。
我猛地意识到眼前的一切有点熟悉,哦,想起来了,舒婷的《鼓浪屿的快镜头》,就描写了岛上可爱的植物,花、草、树木。原来冥冥中我与鼓浪屿早结下了不解之缘。
鼓浪屿不大,路却颇多,都是些曲折幽深的小巷,在花红草绿的掩映中微露墙角。一路走来,入目皆是民国时代的老屋与洋房,静静伫立着,在静谧的午后昏昏欲睡,只有屋顶的尖角闪着耀眼的光。
正值旅游旺季,岛上人声鼎沸,而这里却格外安静。几座红白相间的房子,几道青砖绿瓦的矮墙,便隔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隔开了外来的喧嚣与悸动。我们暗自庆幸来对了地方,那些人气最旺最为拥挤的景点与商铺并非我们所爱,相信也并不是鼓浪屿所喜欢的。它们原本不属于这里,是商人强加给鼓浪屿的,就像一位妙龄少女,穿着华丽服饰,抹着浓妆,披金戴银,而我只喜欢她原来的样子。
而此刻我们负重的身体便走在海上花园的小径上,却走得欢快不觉疲倦。路边有的房子锁住大门,不让人参观,想必也锁住一段惆怅的往事。有的老墙已开始斑驳脱落,海风阵阵,吹出一道道缝隙。我用手掌轻触墙面,潮湿而清凉,像是把大海装在了里面。时不时总能碰见自墙头探出的花儿,有热情烂漫的凤凰花,也有一些其他的不知名的野花。
当我走过林巧稚大夫故居门前,想起了舒婷,想去看看这个尚在人世的女诗人。却不知道她是否早已搬离这里,或者说深居简出不愿受人打扰,只能作罢,当作一种念想。而这又并非我在岛上的唯一遗憾,我更遗憾的,是没能听到岛上的琴声。
鼓浪屿真的不大,不到两小时,我们便走出迷宫般的小巷,来到岛的另一头。相比轮渡码头那里,这边的海滩显得很安静。稀稀落落的游人,两三只孤单的小船,只有海浪一如既往涌上岸来,碎在柔软的沙里,再退回去。站在齐膝深的海水里,背对着大海,我打量着这座独特的小岛。说它是海岛似乎都不合适,它更像一块石头,凸出海面的石头,被潮汐和海浪雕琢出众多耐看的幽谷与峭崖,岩峰与险壁。
夕阳染红了近岸的海水,海鸟自在飞着,开始起风了。我们赤脚走在柔软的沙滩上,沿着海岸线,海水不断撩弄着脚心。生平第一次看海,让我很舒服,让我想飞,想做一只自由的海燕!
途中遇到一位卖花的老妇人,她手中的那种淡黄色的小花棱角分明,我隐约听出她说这是鼓浪屿的岛花。那便买两朵吧,它毕竟也生长在这里,沾了岛的灵气,定能带来好运。
我很庆幸,在离开之前,想起诗人王小龙的那首诗,我便有机会向鼓浪屿表达前辈们对它的情思:
“我要在半夜偷偷砍断所有的缆绳
放你逃走,鼓浪屿
逃到很远很远
让你去优美地流浪
月亮们找来找去
每个夜晚你都在另一个地方梦呓
把凤凰花瓣撒满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