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
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
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咳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听着我小时候耳熟能详的一首歌,眼前并没有浮现出歌里所描绘的幸福兴旺的景象,而是一种深深的担忧涌上心头。现在的农村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不差钱的人越来越多了,但是感觉不快乐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很多大人小孩都觉得生活没意思,更多的孩子觉得读书没意思,呆在家里看电视、最好有一部智能手机能够上网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于以后,他们没有思考,也不会去担忧。从学校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来看,现在的学生可以说什么都不会,乡村教育成不可阻挡的衰败之势,以前的学生语文学科不及格的很少,读到初中,基本的表达能力还是不差的,现在很多学生到了初中连汉语拼音也不会,基本的常用字也不会写,语文能够及格的都是凤毛麟角。如果一定要寻找其中的原因,我想,支离破碎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关键因素。
今年新接了一个初一,班上65名学生,留守儿童有49个,其中有31个是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亲戚家的。父母与孩子最常用的沟通方式就是电话,所以给孩子配有手机的家长不少,手机就成了孩子最好最亲密的玩具。
糖糖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子,字写的漂亮,胆子也挺大,性格外向,开学时主动申请担任班干部,让我对她的印象极好。第一次发现她的问题是抄数学作业,(教育学生诚实做人是我所认为的重中之重,所以每天班会都会强调)发现之后,我没有惩罚她,只是和她谈话,给她讲这么做的坏处,叫她以后不要再犯。时隔不久,一次单词听写的时候,她又提前将单词写在草稿本上,把草稿本放在单词听写本的下面,被她旁边的同学发现。这一次,我惩罚了她,她再次保证不会再犯。后来,第三次,第四次……家庭作业用手机搜索标准答案,卡测的时候舞弊……除了第一次我没有和家长沟通,从第二次开始,发现问题之后我就发信息给她的父亲,但她的家长没有回复过我的信息,也没有说针对自己的孩子出现的品性方面的问题采取什么教育方式,一直到这学期结束,我也没有找到教育好这个学生的方法。抛开学习成绩不谈,孩子的品性出问题,作为家长难道不担忧吗?人无信而不立,孩子从小就撒谎,做事情投机取巧,长大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孩子现在是家长的孩子,我的学生,但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的孩子,只有家长才能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进行系统的规划,也只有家长才能对孩子的成长真正负责,如果孩子不听话,甚至触犯了法律,也只有家长要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没有家长的支持,没有良好的家教,学校老师的教育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根本不能发挥作用。
班上还有一个名叫攀攀的女孩,学习天赋和能力也并不优于糖糖,但可贵的是,她的母亲一直在身边陪伴她长大,尽管物质生活并不富裕,但勤劳善良的母亲用她的言传身教给了孩子极好的教育。攀攀做事从来都是老老实实,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一丝不苟,交代她的任何事情都会努力做好,一学期下来没有违反过纪律,没有做过一件让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觉得不舒服的事情。攀攀还是一个懂礼貌、知感恩的好学生,询问老师问题之后会说谢谢,放学回家会对老师说再见。我觉得这就是扎根于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教养,而这种教养只可能来自于有素质的父母,不可能由学校的老师给予。踏实、努力的攀攀尽管不是天赋超强,成绩也并不是班上最好,但她一直在努力,所以一直在进步。而且我相信,良好的家教带给她的不仅仅让她学会更多的知识,还会让她更好的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怎样去追求更好的自己,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位母亲。教过不少学生,也用心陪伴自己的孩子,我深深的懂得,家庭教育才是一个人成长的根。一学期下来,到期末考试的那一周检查家庭作业,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完成,我相信明白人都知道,一个学生连家庭作业都没有完成,学习成效会怎么样?还有很多学生周末假期的时间大部分都在电视手机的陪伴下度过,没有足够的阅读,也不会有思考,老师能改变些什么?不努力读书,没有接受更好的教育,一代人重复着上一代人的故事,阶层固化已慢慢变得越来越严重,乡村教育在不断调敝,乡村的发展也后劲不足!寒门再难出贵子,不是社会不给寒门学子出路,而是呆在寒门里的人没有对子女教育给予足够的尊重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