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数据集基于星载激光雷达技术(如ICESat-2等),首次以150米空间分辨率提供了全球城市建筑高度的标准化产品。通过融合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研究团队克服了传统光学遥感在垂直维度信息获取上的局限性,系统生成了高精度的三维城市形态数据。
数据集覆盖全球主要城市区域,不仅包含建筑高度的空间分布,还可通过统计指标(如平均高度、高度标准差等)量化城市三维结构的异质性。其优势在于兼顾大范围覆盖与细节刻画能力——150米的分辨率既能反映街区尺度的建筑群特征,又支持洲际乃至全球尺度的对比分析。此外,数据集的标准化处理使其能够与人口分布、地表温度、碳排放等其他地理空间数据无缝对接,为跨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这一高分辨率建筑高度数据在多领域具有广泛用途。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数据可用于评估城市密度对热岛效应、通风效率及能源消耗的影响,辅助低影响开发(LID)策略的制定。例如,通过关联建筑高度与地表温度数据,可识别高温风险区域并优化绿化空间布局。在气候变化研究中,三维城市形态是改进气候模型的关键参数,能够提升城市尺度降水、风速等气象过程的模拟精度。对于灾害风险管理,建筑高度与洪水淹没模型、地震脆弱性分析的结合,可增强灾害预警系统的空间针对性。此外,生态学者可借此分析城市“垂直栖息地”对鸟类迁徙路径或蝙蝠活动范围的影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扩张的协同规划。
在社会科学层面,建筑高度数据还能作为经济活跃度的代理指标,为城市贫困区域识别或基础设施投资优先级评估提供新视角。随着智慧城市与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该数据集将成为构建城市三维底图、实现精细化治理的核心数据层之一。
数据格式:tiff
数据时间:2020年
空间范围:全球
空间分辨率:150m
百度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2EeD8PMKw7diztxk6cJ52w?pwd=d4qm
[1] Ma, X., Zheng, G., Xu, C. et al. A global product of 150-m urban building height based on spaceborne lidar. Sci Data 11, 1387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7-024-04237-5